默克砸 6 億美元,收購 Mirus Bio 進軍基因與細胞療法市場

0

德國時間 5 月 22 日,默克(Merck KGaA)宣布簽署收購美國生命科學公司 Mirus Bio 的最終協議,交易金額達 6 億美元(約 5.5 億歐元)。Mirus Bio 位於威斯康辛州麥迪遜市,強項是開發和商業化轉染試劑,如 TransIT-VirusGEN,而這些試劑在基因與細胞療法的病毒載體生產中扮演關鍵角色,經監管機構批准和其他常規交割細項,本交易預計在 2024 年第 3 季完成。

Merck KGaA Extends Collaboration with Quris-AI for Groundbreaking Advancements in Drug Safety(基因線上國際版)

默克旗下有 3 大事業部,生命科學事業主要提供能夠加速研發的工具、化學物品與實驗室耗材,廣泛涵蓋生物製程中的上下游產品。此次收購,默克希望能夠將旗下病毒載體製造流程的服務更加完整,其中包含腺相關病毒、慢病毒和腺病毒等多種類型,並提供業界合同測試與整合性合同開發與製造服務。

近年基因與細胞療法、抗體藥物複合體和 mRNA 療法在改善病人生活方面具有龐大的潛力,全球市場預計將以每年 20% 的速度成長。為了因應市場增長的趨勢,默克於 2021 年投資 1 億歐元(折合 1.08 億美元)在美國加州卡爾斯巴德開設第 2 個病毒載體合同開發和製造設施,將公司的商業和工業製造產能提升約 1 倍。此外,默克也投入新療法開發,並在達姆施塔特總部投資超過 3 億歐元(折合 3.24 億美元)建立生命科學研究中心,專注病毒載體和 mRNA 等關鍵技術的研發。

在病毒載體方面,其醫學研究和治療中應用廣泛,特別是在基因與細胞療法中。過去 10 年,已有 20 多種使用病毒載體的基因與細胞療法獲得核准,全球則約有超過 1500 種分子在研發中,市場預計到 2028 年將增長 30%。病毒載體在基因療法中可攜帶功能基因進入病人細胞以替換缺陷基因,或添加新基因以緩解疾病症狀;而在細胞療法中,病毒載體則可用於在病人體外修改細胞後再將其回輸,常用於修飾免疫細胞以對抗癌症。

默克生命科學部門執行董事會成員兼執行長 Matthias Heinzel 強調,結合 Mirus Bio 的技術與默克的生物製程專業,將為病毒載體開發和製造的每個階段提供解決方案。他指出,這種整合將在快速增長的市場中,支持客戶開發改善病人生活和健康的新療法。

延伸閱讀:默克慶祝在台 35 周年:聚焦 AI 跨域整合、mRNA、精準醫療與環境永續

參考資料:
https://www.merckgroup.com/en/news/definite-agreement-mirus-bio-22-05-2024.html

©www.geneonline.news. All rights reserved. 基因線上版權所有 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合作請聯繫:service@geneonlineasia.com

Share.
error: 注意: 右鍵複製內容已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