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俄戰火持續延燒!多家國際藥廠巨頭暫停在俄羅斯的商業活動,但仍供應必需藥品

0

烏俄戰爭自 2 月 24 日開打以來已正式邁入第三週,影響著國際秩序與和平外,也重創兩國的經濟產業。而歐美國家也紛紛對俄羅斯進行各種大力道的經濟制裁,不過許多國際製藥大廠近期陸續發表聲明,表示基於人道因素,無法完全停止關鍵藥品的供給,僅能透過停止非必要的商業活動、暫停「非必需藥物」的銷售與停止臨床研究試驗的招募等來減少俄羅斯的境內業務。

俄、烏境內多藥物臨床試驗受影響,製藥產業也受衝擊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對於兩國的生技產業有相當程度的影響。根據 Global Clinical Trials 網站的資料顯示,70% 的歐洲新藥在俄羅斯進行試驗。雖然目前還看不出藥品出口的實際嚴重損失,但隨著戰事時間的拉長,短期內兩國將都很難再進行研究、生產與貿易等。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衝擊生技製藥產業(基因線上國際版)

總部位於基輔的烏克蘭製藥公司 Enamine 也因戰爭而陷入營運完全停擺的窘境,該公司的 CEO Andrey Tolmachov 近期發表聲明向製藥產業尋求協助,盼多方企業能對俄羅斯施壓,經濟孤立俄羅斯以讓戰爭早日結束。

另外,俄羅斯所研發的新冠疫苗 Sputnik V ,在第 3 期臨床試驗顯示有效性高達 91.6%,安全性表現也正面,卻遲遲無法獲得世界衛生組織(WHO)的官方認可。2021 年 10 月, WHO 聲稱因法律程序而擱置了對 Sputnik V 的審查,將盡快重新開始審核;然而在俄羅斯開啟入侵行動後,此疫苗獲 WHO 核准的機率可能微乎其微,也讓 Sputnik V 於印度的生產廠陷入困境。

延伸閱讀:新冠疫苗有效性最新:Sputnik V 91.6%、AstraZeneca 單劑 76%

生命科技產業領導人聯合簽署公開信,譴責俄羅斯入侵行動

2022 年 3 月初,多達 400 位製藥與生物科技產業的領導者共同簽署了一封公開信,強烈譴責俄羅斯的入侵行動,簽署者包含 Ovid Therapeutics 的 CEO Jeremy Levin、Alnylam Pharmaceuticals 的 CEO John Maraganore、Nkarta Therapeutics 的 CEO Paul Hastings 等。這封公開信也呼籲美國軟體、IT、農業、醫療裝置等其他領域的商界領導者共同加入制裁俄羅斯的行列,並盼早日結束這場戰爭。

基於人道因素,俄羅斯的醫藥無法完全暫停供給

隨著戰火持續延燒,為制裁俄羅斯,許多大企業皆受到撤離俄羅斯駐點的壓力。國際金融系統陸續終止俄羅斯的銀行業務,許多物流公司也暫停其在俄羅斯的服務,嚴重影響物資的供給,導致當地人民取得民生用品愈發困難。

不過,由於藥物、醫療設備與器材仍屬於民生必需品,基於人道理由必須排除在制裁手段之外,因此健康醫療產業仍尚未,也無法完全退出俄羅斯。國際大藥廠於近日表示將暫停在俄羅斯的商業活動,但仍承諾會持續提供必需藥物。

許多大藥廠暫停在俄羅斯的商業行動,但維持必需藥物的供應

美國製藥巨頭禮來(Eli Lilly)表示將針對「非必需藥物」暫停銷售,並終止所有在俄羅斯進行中的臨床試驗,但仍會持續供給癌症與糖尿病等緊急、必需的醫療藥物。禮來同時也聲明,近期在俄羅斯透過胰島素與癌症藥物所獲得的盈利將會全數捐贈給人道援助組織。值得注意的是,禮來為美國首家公佈對於烏俄戰爭的藥物供給計畫的製藥公司。

輝瑞(Pfizer)於日前表示,自願性暫停供給俄羅斯藥品直接違背了該公司「將患者放在首位」的基本原則,可能將讓患有癌症、心臟病等重症的老弱婦孺有性命之憂,因此將會正常供給俄羅斯藥物。不過輝瑞也同樣聲明於俄羅斯獲得的盈利將全數捐出,並終止於俄羅斯的非必要支出,以支持烏克蘭人民。除外,輝瑞也將不再於俄羅斯進行新的臨床試驗與研究,既有的試驗也將停止招募受試者,終止於該國的藥物生產和投資計畫。

莫斯科為德國製藥大廠拜耳(Bayer)第一個在德國境外的分部,在當地深耕已久。在戰爭開打前,為緩解全球糧食供應短缺的情形,拜耳已承諾為俄羅斯提供 2022 年基本的農業的作物與必需品供給。近期拜耳也發表聲明,將撤除其在俄羅斯所有非必需藥物的開銷,且若俄羅斯戰爭仍持續將有可能停止 2023 年的農作物供應。

瑞士製藥生技公司諾華(Novartis)與美國製藥默克(Merck & Co.)在近日也紛紛加入其他藥廠們的行列,暫停一切在俄羅斯的業務行動、商業行為與臨床試驗。除此之外,美國製藥大廠艾伯維(AbbVie) 將暫停所有醫學美容相關產品在俄羅斯的銷售;嬌生集團(Johnson & Johnson)將會暫停在烏克蘭與俄羅斯的網站營運。

烏俄戰爭影響全球經濟,德國化學製藥、印度製藥首當其衝

根據 Chemical and Engineering News 的報導統計,德國的化學製藥產業與印度製藥公司將因此戰爭受到不小的衝擊。德國在 2021 年共有高達 60 億美元、約佔全國出口 2.4% 的化學物質銷往俄羅斯;印度則在 2021 年分別向烏克蘭出口約 1.81 億美元、俄羅斯約 5.91 億美元的藥品。經歷此戰爭後,除全球經濟受到影響外,也將重創多國的生技製藥產業,導致多企業在對俄羅斯進行經濟制裁前,就有可能先陷入經濟困境。

延伸閱讀:俄羅斯入侵烏克蘭,衝擊生技製藥產業

參考資料:
1. https://www.lilly.com/news/stories/ukraine-support
2. https://www.pfizer.com/news/press-release/press-release-detail/pfizer-updates-company-position-russia
3. https://www.bayer.com/en/ukraine
4. https://www.reuters.com/business/healthcare-pharmaceuticals/merck-pause-investments-russia-will-supply-essential-medicines-2022-03-16/
5. https://medium.com/@BusinessLeadersForUkraine/call-for-business-leaders-to-economically-disengage-from-russian-industry-5e0352f89f5a
6. https://www.biospace.com/article/lessons-from-past-wars-could-offer-insight-for-biopharma-during-ukraine-war-/

©www.geneonline.news. All rights reserved. 基因線上版權所有 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合作請聯繫:service@geneonlineasia.com

Share.
error: 注意: 右鍵複製內容已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