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情升溫疾管署強調疫苗藥物存量充足,民眾可安心接種就醫

0

隨著新冠疫情持續升溫,民眾關注藥物供應與疫苗接種情況,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簡稱疾管署)近日澄清,公費抗病毒藥物與新冠疫苗存量充足、供應無虞,第一線藥物倍拉維(Paxlovid)尚有45.8萬人份,全台配置點逾 1,500 家,疫苗亦餘 308.7 萬劑。呼籲民眾連假過後仍應落實防疫三撇步:勤洗手、戴口罩、打疫苗,若有重症警訊症狀應儘速就醫,維護自身與社區健康。

疾管署 29 日鄭重澄清:「基層缺藥」並非事實,新冠公費抗病毒藥物儲備與配置皆相當充足。疾管署指出,目前最常使用的第一線口服抗病毒藥物倍拉維(Paxlovid)庫存仍有45.8萬人份,並已配置至超過 1,500 家醫療與藥局據點。此外,第二線口服藥物莫納皮拉韋(Molnupiravir)尚有 9,905 人份,舒冠效(Xocova錠)5,000人份;注射用藥瑞德西韋(Remdesivir)更有庫存達 20.4 萬劑,存放於全國逾 180 家醫院,供應鏈運作正常,處方領藥未出現缺口。

關於外界關注的藥品效期問題,疾管署亦明確表示,各項藥品皆有管理效期,屆效藥品將依法回收銷毀,不會繼續流通。目前倍拉維效期從今年 10 月底至 2026 年 9 月不等;莫納皮拉韋則效期介於 2026 年 2 月至 7 月;舒冠效效期至 2027 年 2 月;瑞德西韋則從今年 11 月至 2027 年 5 月皆有存量。另因各項藥物均簽訂開口合約,後續可持續交貨補充,地方政府亦會依據實際使用情況靈活調度。疾管署強調,無論從儲備數量或供應機制,國內抗病毒藥品供應「絕對無虞」。

疾管署於 30 日進一步呼籲,雖然多數新冠病毒感染者屬於輕症或無症狀,但病情仍可能進展為中重症。特別是 65 歲以上長者、孕產婦、具慢性病史或免疫功能低下者等高風險族群,應更加警覺。

若民眾出現以下重症警訊症狀,包括:喘或呼吸困難、持續胸悶、意識不清、嘴唇或指甲床發青、無法進食或喝水、尿量減少、低血壓(收縮壓低於 90 mmHg)或心跳過快(未發燒時超過每分鐘 100 下)等,請立即就醫。輕症者則建議留在家中休息,避免外出傳播風險,外出時務必配戴口罩。

兒童族群方面,疾管署特別提醒,家長應留意發燒超過 48 小時、高燒合併發冷、活動力顯著下降、持續呼吸困難、頻繁嘔吐或頭痛、超過 12 小時未進食或排尿等警訊。若出現抽搐、唇色發紫、呼吸困難或血氧飽和度低於 94%等急性徵候,也應立即送醫,避免延誤。

面對變化快速的疫情局勢,民眾如有疑問或需查詢相關資訊,疾管署亦提供多項便利查詢管道。可透過疾管署「新冠最新防疫專區」查詢各縣市衛生局所提供的家用快篩試劑販售藥局、醫用快篩醫療院所、新冠疫苗接種站、抗病毒藥物配置地點、自主戴口罩建議、快篩陽性應對方式等內容。

疾管署最後強調唯有全民齊心、配合防疫措施,方能平安度過疫情高峰,民眾亦可前往衛福部所屬部立醫院就醫。

參考資料:
1.https://www.cdc.gov.tw/Bulletin/Detail/R09WSRJe7HRM9cS_TlFpug?typeid=9
2.https://www.cdc.gov.tw/Bulletin/Detail/GJrTh7x-OvKu_boTYbkCIA?typeid=9

Share.
error: 注意: 右鍵複製內容已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