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玩不完?COVID-19 近期進展與影響

0

新型冠狀病毒(SARS-CoV-2,亦稱 COVID-19)於 2019 年底自中國大陸武漢現蹤跡後,迅速蔓延至全世界其他國家,造成疫情大流行。病毒傳播速度驚人導致死亡人口節節上升​​,世界衛生組織(Wolrd Health Organization, WHO) 甚至於 2020 年 1 月將其公告為「公共衛生緊急事件(Public Health Emergency of International Concern, PHEIC)」,緊接著又於當年的 3 月宣布疫情進入「全球大流行」,呼籲世界各國對於疾病擴散須進行最高防治。因此,對於如何有效的控制疫情,取決於快速發現感染個案,而全球各國的共識與策略是以快速、靈敏以及可靠的方式針對疑似個案進行檢測,即時隔離阻斷與容易感染者的後續接觸,進而避免病毒擴散。

疫情藉由不同病毒株持續刷「存在感」

SARS-CoV-2 是一種 RNA 病毒,病毒在複製時可能因自然錯誤產生基因突變後改變其特性,如傳播速度、疾病嚴重程度、以及對於疫苗及治療藥物的感受性等,這些極可能衝擊公共衛生和社會防治措施的有效性。因此,全世界各國皆藉由掌握病毒特性以適時調整防疫作為,並利用病毒基因序列分析以監視 SARS- CoV-2 變化來控制疫情。

WHO 為特定突變的 SARS-CoV-2 變異株 (variant) 正式命名,並依據其疾病表現與疫情防治措施影響進行分類,於 2020 年 12 月起將其陸續定義為「須留意變異株 (Variant of Interest, VOI)」以及「須高度關注變異株 (Variant of Concern, VOC)」 。截至 2022 年 5 月,WHO 共已定義 5 種 VOC, 包括 Alpha、Beta、 Gamma、Delta 及 Omicron;與 8 種 VOI,包括 Epsilon、Zeta、 Eta、Theta、Iota、Kappa、Lambda 及 Mu,且由楊等人(2022)所發表的一篇文獻整理如下(見表一):

表一、由楊季融等人(2022)所發表的文獻中所整理的 VOC 以及 VOI 。來源:https://www.cdc.gov.tw/EpidemicTheme/Detail/zKNFqsVWxUoUqE6fyhmBNA?archiveId=gkvCMsVNSYDHOByZjP2jkA

近年來大多為 Omicron 病毒變異株,且其亞型病毒變異株(subvariant)中的 BA.5 佔大宗,但近期幾個月中國大陸疫情再次升溫,其流行的亞型病毒變異株主要以 BA.5、BF.7 為主,少部分為 BQ.1、XBB,中國部分省份確診數創下新高,如青島單日確診 49-53 萬人、或浙江單日確診破百萬人等,為預防病毒加劇國內疫情,許多國家對於大陸人民皆採取入境強制篩檢的政策。

而台灣的現況雖亦以 BA.5 為主流,但根據今年 1 月 3 日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所公布的亞型病毒變異株分析,BA.5 已從原有的八成降至六成左右,且觀察其他國家趨勢,相較於美國及其他國家流行的 XBB ,在台灣 BQ.1 極可能異軍突起成為下一波主流(見圖一)。指揮中心表示,目前 Omicron 亞型病毒變異株 (BQ.1、BA.2.75 及 XBB 等) 已發展出免疫逃脫特性,具較佳增長優勢,且依現有研究顯示,接種次世代疫苗追加劑對 BQ.1、BF.7、XBB 等新興變異株仍具保護力,並可降低因感染 COVID-19 造成之重症、住院或死亡風險。而對於新興的亞型病毒變異株是否引發新一波疫情仍取決於該地區人群免疫力、指揮中心則認為,依照既往 Omicron 疫情發生時間與規模及疫苗涵蓋率等要素,現有證據顯示疾病嚴重度影響未明顯增加,將持續密切監測國際間之病毒株演變與流行。

圖一、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於今年1 月 3 日所公佈的亞型病毒變異株監測分佈 來源:https://www.cdc.gov.tw/

疫苗為人們帶來新希望,但疫情仍然持續

COVID-19 疫苗的快速發展無疑為大眾帶來希望,原先以為死亡人數可以得到徹底控制,疫情本身也能被遏制,眾人得以解脫;然而,2021年卻因多重因素導致這些希望破滅。各國不穩定且猶豫不決的公共衛生政策、醫療系統應變能力不足以及全球國家 COVID-19 疫苗分配不平均所引發的高度不平等,使得 SARS-CoV-2 的新變種獲得優勢並在全球所有地區持續推動感染浪潮。

WHO 對於實現全球 COVID-19 疫苗接種的戰略,本來的要求為,至 2021 年底全世界 40% 的青少年和成年人皆已接種疫苗,而至 2022 年年中達到 70%。但現實是,儘管觀察到 COVID-19 疫苗的分發在 2021 年顯著增加,但實現疫苗覆蓋公平性仍然是一項重大挑戰。 從 2021 年底到 2022 年,所有通過 COVAX 和非 COVAX 的疫苗提供應可以滿足所有國家/地區的需求,進而使免疫計劃能夠加速實現覆蓋率期待。據統計,全世界截至 2023 年 1 月 4 日歐洲中部時間下午 5:09,向 WHO 共通報 655,689,115 例 COVID-19 確診病例,其中包括 6,671,624 例死亡。 且截至 2022 年 12 月 21 日統計結果,全球共接種 13,073,712,554 劑疫苗。(見圖二)

圖二、WHO 提供之全球疫苗分佈注射區域 (2022)來源:​​https://covid19.who.int/?mapFilter=vaccinations

至今為止,COVID-19 繼續在全世界奪去大量生命,而疫情感染對人們健康的長期影響尚未完全了解。 初步跡象表明,很大一部分獲得感染的人在初次感染後至少數週內會出現各種併發症。   根據一份針對新冠感染後的長期研究顯示,輕度 COVID-19 感染後病人持續症狀的發生率大約 10% 至 35%。另外,認知障礙、各種神經-精神症狀、疲勞、頭痛和其他不適是初次感染後 4 週或更長時間常見通報的症狀。

疫情大流行大幅度改變社會、生活、經濟、在某些情況下的政治(包括一些國家的反戴口罩抗議活動)以及基本衛生服務的穩定度,而這些因素的破壞亦加劇對個人健康的影響。 據了解,許多國家都出現醫護人員、診斷工具和藥品短缺的情況,而施打疫苗已達到免疫目的(如例行性疫苗)以及其他健康狀況(如癌症)的診斷和治療也遭到干擾或延誤。

WHO 因應疫情修訂國際衛生條例

2005 年「國際衛生條例(International Health Regulations, IHR)」​​在 COVID-19 大流行應對扮演至關重要的角色,主要強調加強和持續監測核心的重要性、衛生應急準備和應對能力。IHR 2005 是一項控制傳染病在全球蔓延的國際條約,目前由世界衛生組織管理,並由其196 個成員國所遵守。它要求所有 IHR 簽署國及其領土(締約方)為全球健康共同努力,從建立和加強他們檢測、評估、通報和應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且要求這些國家必須每年向世界衛生大會報告現狀。 作為支持「國際衛生條例」締約國的一部分, WHO 將制定監測和評估框架,幫助各國產出年度報告。

過去幾年中,各國藉由「國際衛生條例」年度締約國自我評估報告(IHR State Party self-assessment annual reporting tool, SPAR) 暸解國家發展健康安全相關的行動計畫。 2021 年因受疫情影響,「國際衛生條例」藉由 COVID-19 大流行經驗也因此進行調整,第二版的 SPAR(SPAR 2021)將涵蓋 15 項 IHR 管理指標以及 35 項小指標。截至 2022 年 5 月 11 日,根據 WHO 統計,196 締約國中共 175 個國家提交 SPAR 2021 年度報告(國家數與 2021 年的數量相同)。 15 項 IHR 管理指標的全球平均值為 64%,而 2020 年全球 IHR 管理指標平均值為 65%(當時僅評估 13 項能力)。 而以區域做為分析時,歐洲區域報告的所有能力指標平均得分最高 (75%),其次是西太平洋區域 (69%)、美洲區域 (67%)、東地中海 (65%) 和東南亞 (64%) 地區,而非洲地區則平均得分最低 (48%)。

 而SPAR 2021 所公佈的15 項 IHR 管理指標分別為:C1-實施「國際衛生條」的政策、法律和規範、C2- 建立IHR 協調中心,國家級 IHR 中心之職能和宣傳、C3- 金融、C4- 實驗室、C5- 管控、C6- 人力資源、C7- 健康應急管理、C8- 醫療服務供給、C9- 預防感染與控管(infection prevention and control, IPC)、C10- 風險溝通與社區參與(risk communication and community engagement, RCCE)、C11- 入境點 (point of entry, PoE) 和邊境衛生管控、C12- 人畜共患疾病管控、C13- 食品安全、C14- 化學事件、C15- 輻射緊急應變。

SPAR 2021 報告強調仍然需要國家立法來確保和支持 IHR 的實施,並保障資源充足、預防和控制感染源,以應對公共衛生可能的風險以及突發事件。

疫情迫使中斷日常醫療服務,各國頻出招試圖改變結局

根據 WHO 研究統計,因疫情嚴峻,確診人數節節攀升以及死亡人數升高,使醫護人員、診斷工具甚至藥品一度出現短缺現象,醫院傾向節省人力以全力支持疫情照護。同時,人們開始害怕聚集至密閉空間,不敢去醫院看病因為害怕被感染都是醫療服務中斷的原因之一。但如果放置不管,將導致其他疾病演變成傳染病,嚴重影響社區罹病率以及死亡率。

各國政府因應這種情況,提出短期政策以及一些適應措施,以減少醫療服務中斷的情形,確保病人就醫權利。至今,大約三分之二的國家已經制定保障基本健康政策,以及規劃疫情期間的服務;從先前的加速檢測病毒、大規模的推廣疫苗注射政策、醫療院所人力補強、確保藥品以及診斷工具不短缺、推行疫苗護照、擬定疫情合適的社交行為規範(如以肘見禮)等(見圖三)。同時進行長期修復計畫已做好回歸正常生活的準備,如政策鬆綁、在空曠地可不用戴口罩、指揮中心降級等。

圖三、因應新冠所採取的相關對策。
來源:https://reader.elsevier.com/reader/sd/pii/S1876034122003161?token=CA5CD51094AA8094AEF6280A0A2C302306C3F54938B23C8EDA9ACC6CA1EE3FFB9763F2C4085A654562EE7CD22AD5C552&originRegion=us-east-1&originCreation=20230106021827

因疫情而改變日常生活習慣的我們,還回得去嗎? 

因 COVID-19 的全球健康危機對社會造成了影響,嚴重影響大眾日常生活,因避免感染擴散而衍伸的居家辦公、限制社交活動、餐廳不能內用只能外帶等衛生政策,導致許多國家經濟衰退,許多人的生活習慣也大幅改變。許多國家因害怕疫情擴散而突然實施的健康限制,將導致旅遊活動減少、國外需求下降、人力需求減少而衍生的解僱潮、降低人力預算等。至今,雖然疫情持續存在,但大多民眾已接種疫苗,保護力提升;因此如何回歸日常,應是許多國家重視的一環,但是已經習慣疫情下生活的民眾還回得去嗎?

對此, 在 Miyah 等人的 COVID-19 對全球影響研究(2022),如何減輕疫情大流行對社會的影響,文中提出 9 種建議,羅列如下:

  1. 國家當局與公民之間建立互相信任與誠實溝通的管道。
  2. 透過開發數位支付來提升基本服務的品質和獲取,以惠及在非正規經濟中工作或那些沒有銀行賬戶的弱勢群體。
  3. 保護企業和家庭免受被驅逐的風險和破產。
  4. 尋求長期的社會、經濟和環境共同利益,成為他們相互激勵投資的一份子。
  5. 為失業者和年輕畢業生創造就業機會。
  6. 考量現有項目直接替代需求下降的能力,及其對進口業務或國家貿易平衡的影響。
  7. 建立干預措施以加強社會和經濟的能力,面對並克服外部衝擊,例如針對當前的 COVID-19 大流行及其他形式的自然災害,或氣候變遷對未來的影響提出對應措施。
  8. 經由投資促進使用再生能源、電動汽車或低技術解決方案的相關網絡來支持和推廣綠色技術,例如重新造林、景觀和流域的恢復及管理,讓其不會在未來幾十年因資產貶值而帶來重大經濟成本。
  9. 在政客提出經濟復甦方案時支持他。

雖然 COVID-19 疫情嚴重層級逐漸下降,但人們在度過疫情時的生活習慣早已建立,在疫情下如何重拾日常生活,回歸社會, WHO 也呼籲政府應在確保維護人們的各項權益以及保障獲益公平性之下進行,各國應開始研究相關政策以幫助人順利渡過這過渡時期,快速恢復經濟與社會繁榮,同時要抵擋下波突破性感染才是關鍵要點,實不容輕忽。

延伸閱讀:齊攻 COVID、流感!Novavax 二合一疫苗啟動二期試驗

參考資料:

  1. https://www.cdc.gov.tw/EpidemicTheme/Detail/zKNFqsVWxUoUqE6fyhmBNA?archiveId=gkvCMsVNSYDHOByZjP2jkA
  2. https://www.who.int/publications/i/item/9789240051157
  3. https://www.who.int/publications/m/item/covid-19-public-health-emergency-of-international-concern-(pheic)-global-research-and-innovation-forum
  4. https://www.who.int/director-general/speeches/detail/who-director-general-s-opening-remarks-at-the-media-briefing-on-covid-19—11-march-2020
  5. https://covid19.who.int/?mapFilter=vaccinations
  6. https://www.medrxiv.org/content/10.1101/2022.11.19.22282525v3
  7. https://www.cdc.gov.tw/Bulletin/Detail/dLabkXx-h6nW-ITNMTCDxA?typeid=9
  8. https://www.reuters.com/business/healthcare-pharmaceuticals/emerging-covid-pandemic-again-2022-12-07/
  9. https://pubmed.ncbi.nlm.nih.gov/35069037/
  10. https://www.ncbi.nlm.nih.gov/pmc/articles/PMC9739521/
  11. 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1876034122003161?via%3Dihub

©www.geneonline.news. All rights reserved. 基因線上版權所有 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合作請聯繫:[email protected]

Share.
error: 注意: 右鍵複製內容已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