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藥物基因體學會聚焦精準醫療,林峻宇副教授獲陳垣崇院士年輕學者獎

0

2024 年 12 月 14 日,臺灣藥物基因體學會舉辦學術研討會,並由張偉嶠理事長頒予 2024 年的陳垣崇院士年輕學者獎,今年的得主為國立陽明交通大學生物資訊及系統生物研究所的林峻宇副教授,林教授的研究專長為利用多體學(Multiomics)數據來建構疾病調控網路及藥物基因體模型。


今年的專題演講為臺北醫學大學李岡遠副校長及臺灣大學藥理所楊鎧鍵教授。李副校長介紹肺癌治療歷經傳統化療到精準醫療的歷史回顧與突破性進展。早期,化療是主要治療方式,雖能延長病人生命,但藥物專一性差且副作用大。隨著標靶治療逐步興起,針對特定基因突變(如 EGFR 和 ALK)的藥物,實現了更精確的治療 , 如今 EGFR 基因檢測和 ALK 基因檢測已成為指引肺癌治療的重要依據。此外,大分子抗體藥物、抗體藥物複合體(ADC)及免疫檢查點抑制劑等新型療法,通過增強免疫反應或直接針對癌細胞發動毒殺,進一步延長病人的存活率,大幅提高了治療效果。精準醫療時代的來臨,基因測序(NGS)技術則提供了全面的基因分析,幫助制定個人化的臨床治療方案。癌症疫苗和液態活檢(liquid biopsy)技術的發展,讓肺癌病人可以早期診斷治療,也可以更精確地監測病情。液態活檢具非侵入性,成為未來疾病監控的重要輔助手段。總體來說,隨著精準醫療的發展,肺癌治療逐步向更為個人化的精準醫療方向邁進,顯著地延長了患者的生命及改善了生活品質。


臺大醫學院藥理學研究所楊鎧鍵教授分享他在心臟再生與心衰竭治療領域的最新研究成果。楊教授長期致力於心臟疾病的研究,聚焦於心肌細胞自我更新、解決纖維化以及免疫系統對心臟健康的影響。 在演講中,他介紹了 N-cadherin 在心臟再生中的非典型功能,闡述了其如何促進心肌細胞的自我更新,為心臟再生提供新的可能性。接著,他分享了以 TXNDC5 為靶點來解決心臟纖維化的策略,這一發現為治療心臟纖維化帶來了新的突破。最後,楊教授討論了 CD36+ 心臟組織駐留巨噬細胞在維持心肌穩態和促進再生中的重要角色,強調了免疫平衡在心臟健康中的關鍵作用。 楊鎧鍵教授表示,他期待藉由這些研究,開發出新型的心衰竭治療藥物,為患者帶來更有效的治療方案。


臺灣藥物基因體學會專注於精準醫療、再生醫療、生物製劑及新藥 GCP 臨床試驗查核,提升 LDT 實驗室人員技術,積極藥物基因體之學術交流,促進台灣醫藥產業發展。

延伸閱讀:健保給付接軌國際,再通過給付多項新藥最快 114 年 2 月 1 日生效

©www.geneonline.news. All rights reserved. 基因線上版權所有 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合作請聯繫:[email protected]

Share.
error: 注意: 右鍵複製內容已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