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間質肺炎病毒(hMPV)是一種常見的呼吸道病毒,可引起從輕微感冒到嚴重肺炎等一系列呼吸道疾病。hMPV並非新興病毒,於2001年首次被發現,全球各地均有病例發生 (中國hMPV人類間質肺炎病毒疫情攀升,症狀和感冒類似,3種人症狀會加重)。近期(2024年底至2025年初),中國通報hMPV感染病例增加,尤其在14歲以下兒童和北方地區更為明顯,引起了國際社會的關注 (中國「人類間質肺炎病毒」感染蔓延,暫無疫苗及治療藥;中、日呼吸道疾病疫情升溫,台大醫:免疫負債影響)。由於目前尚無針對hMPV的特效藥物和疫苗,因此,了解病毒的傳播途徑、症狀、高風險族群以及預防措施至關重要。本報告旨在綜述截至2025年1月8日關於hMPV疫情的最新資訊,包括病毒的特性、流行病學數據、臨床表現、診斷方法、治療方案以及預防策略,並就疫情發展趨勢進行初步分析,以期為公眾提供客觀、準確的資訊,並為相關衛生部門的決策提供參考。鑑於中國疫情的發展以及病毒的傳播特性,周邊國家如越南、印尼已加強監控,顯示出對疫情跨境傳播的擔憂 (中國「人類間質肺炎病毒」擴散 越南印尼加強監控、擔憂疫情重演)。本報告也將探討國際社會對此次疫情的反應,以及可能對全球公共衛生帶來的影響。
Table of Contents
- hMPV病毒的特性與症狀:傳播途徑、潛伏期、常見症狀以及與其他呼吸道疾病的區別人類間質肺炎病毒(human metapneumovirus,hMPV)是一種重要的呼吸道病原體,尤其好發於嬰幼兒、老年人以及免疫功能低下者。hMPV感染的臨床表現多樣,從輕微的感冒症狀到嚴重的肺炎都有可能發生,因此了解其特性和症狀,對於疾病的診斷和防治至關重要。
- hMPV的傳播途徑
- hMPV的潛伏期
- hMPV的常見症狀
- hMPV與其他呼吸道疾病的區別
- hMPV病毒的感染現狀與風險評估:中國疫情的發展趨勢、高風險族群以及對全球的潛在影響近期中國呼吸道感染病例上升,其中人類間質肺炎病毒(hMPV)感染受到關注。本節將探討hMPV感染的現狀和風險評估,重點關注中國疫情的發展趨勢、高風險族群以及對全球的潛在影響。
- 中國hMPV疫情發展趨勢
- hMPV感染的高風險族群
- hMPV疫情對全球的潛在影響
- hMPV感染的嚴重程度和死亡率
- 公眾應對hMPV疫情的建議
- hMPV病毒的治療與預防措施:目前可行的治療方案、預防措施以及未來疫苗研發的展望
- 現階段hMPV治療方案
- hMPV預防措施
- hMPV疫苗研發展望
hMPV病毒的特性與症狀:
傳播途徑、潛伏期、常見症狀以及與其他呼吸道疾病的區別
人類間質肺炎病毒(human metapneumovirus,hMPV)是一種重要的呼吸道病原體,又稱 人偏肺病毒,尤其好發於嬰幼兒、老年人以及免疫功能低下者。hMPV感染的臨床表現多樣,從輕微的感冒症狀到嚴重的肺炎都有可能發生,因此了解其特性和症狀,對於疾病的診斷和防治至關重要。
hMPV的傳播途徑
hMPV主要通過呼吸道飛沫傳播,類似於其他常見的呼吸道病毒,例如流感病毒和呼吸道融合病毒(RSV)。當感染者咳嗽、打噴嚏或說話時,含有病毒的飛沫會散播到空氣中,易感人群吸入這些飛沫後就可能被感染。此外,密切接觸,例如共用毛巾、餐具或玩具,以及觸摸受污染的物體表面後再觸摸口鼻眼,也可能造成病毒傳播 (美國疾病管制與預防中心)。值得注意的是,雖然佩戴口罩可以降低飛沫傳播的風險,但由於hMPV也可以通過接觸傳播,因此單純依靠口罩並不能完全阻斷病毒的傳播。
hMPV的潛伏期
hMPV的潛伏期,也就是從感染病毒到出現症狀的時間,一般為3-6天 (美國疾病管制與預防中心)。然而,這個時間範圍並非絕對,有些人的潛伏期可能更短或更長。由於潛伏期存在個體差異,且在潛伏期末期就可能具備傳染性,因此難以準確追蹤病毒的傳播鏈。
hMPV的常見症狀
hMPV感染的症狀與其他呼吸道病毒感染相似,常見症狀包括咳嗽、流鼻水、鼻塞、喉嚨痛、發燒和呼吸急促 (美國肺臟協會)。大多數感染者的症狀輕微,類似於普通感冒,通常在2-5天內自行痊癒。然而,對於嬰幼兒、老年人和免疫功能低下者,hMPV感染可能導致更嚴重的疾病,例如支氣管炎、肺炎和毛細支氣管炎。這些高風險族群的症狀可能更嚴重,持續時間也更長,甚至需要住院治療。部分研究顯示,hMPV感染可能與兒童哮喘的發生和惡化有關 (Papenburg et al., 2006)。
hMPV與其他呼吸道疾病的區別
hMPV感染的症狀與其他呼吸道疾病,例如流感、RSV感染和普通感冒,非常相似,單憑臨床症狀難以區分。因此,確診hMPV感染需要實驗室檢測,例如逆轉錄聚合酶鏈反應(RT-PCR)。以下表格列出hMPV與其他常見呼吸道疾病的症狀比較:
症狀 | hMPV | 流感 | RSV | 普通感冒 |
發燒 | 可能 | 常見,且可能高燒 | 可能 | 可能,但通常低燒 |
咳嗽 | 常見 | 常見 | 常見 | 常見 |
流鼻水/鼻塞 | 常見 | 可能 | 常見 | 常見 |
喉嚨痛 | 可能 | 常見 | 可能 | 常見 |
呼吸急促 | 可能,尤其嬰幼兒 | 可能 | 常見,尤其嬰幼兒 | 較少見 |
肌肉痠痛 | 較少見 | 常見 | 較少見 | 較少見 |
疲倦 | 可能 | 常見 | 可能 | 可能 |
需要注意的是,此表格僅供參考,並不能作為診斷依據。由於不同病毒感染的症狀可能重疊,且個體反應也存在差異,因此,如果出現呼吸道症狀,應及時就醫,由醫生進行專業診斷和治療。
由於目前尚無針對hMPV的特效藥物或疫苗,因此預防措施尤為重要。保持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例如勤洗手、避免觸摸口鼻眼,以及保持室內通風,可以有效降低感染風險。此外,對於高風險族群,例如嬰幼兒和老年人,應盡量避免與呼吸道感染者接觸。
hMPV病毒的感染現狀與風險評估:
中國疫情的發展趨勢、高風險族群以及對全球的潛在影響近期中國呼吸道感染病例上升,其中人類間質肺炎病毒(hMPV)感染受到關注。本節將探討hMPV感染的現狀和風險評估,重點關注中國疫情的發展趨勢、高風險族群以及對全球的潛在影響。
中國 人類間質肺炎病毒 hMPV疫情發展趨勢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數據顯示,近期hMPV感染病例有所增加,尤其在北方省份的14歲以下兒童中更為明顯 (海峽時報)。儘管官方未公布具體數字,但報導指出北京、天津和河北等北方省份的上升趨勢更為顯著,這可能與北方氣溫較低,病毒存活時間更長有關。值得注意的是,中國疾控中心同時指出,流感病毒和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感染病例也有所增加,表明hMPV並非唯一導致呼吸道感染病例上升的因素 (美國廣播公司新聞)。目前中國的疫情發展與冬季呼吸道疾病高發季節的常見情況相符,多家媒體和專家認為目前尚無證據表明疫情已發展成大規模爆發或出現新的變種 (政治報)。
hMPV感染的高風險族群
與其他呼吸道病毒類似,hMPV感染的高風險族群主要包括嬰幼兒、老年人和免疫力低下者 (科學美國人)。這些人群感染hMPV後更容易發展成重症,例如支氣管炎、肺炎,甚至需要住院治療 (美國國家醫學圖書館)。已有研究表明,老年人感染hMPV後出現症狀性重症感染的風險更高,且住院率也顯著高於流感病毒感染 (美國國家醫學圖書館)。此外,患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哮喘、癌症等基礎疾病的成年人也是hMPV感染的高風險人群。
hMPV疫情對全球的潛在影響
目前,hMPV疫情對全球的影響相對有限。儘管中國的病例有所增加,但其他國家尚未出現大規模爆發的跡象。世界衛生組織表示,中國呼吸道感染的總體規模和強度低於去年 (美國廣播公司新聞)。部分國家,例如印度和英國,也檢測到hMPV感染病例,但感染率相對較低 (政治報)。專家指出,季節性呼吸道感染的上升是預期之內的,hMPV並非新病毒,其在人群中流行已久 (歐洲新聞)。然而,隨著國際旅行的恢復,病毒跨境傳播的風險仍然存在。因此,各國仍需加強監測,並採取必要的預防措施,以降低hMPV感染的風險。
hMPV感染的嚴重程度和死亡率
雖然hMPV可以引起所有年齡段人群的上下呼吸道疾病,但大多數感染者症狀輕微,類似於普通感冒,通常在幾天內即可自行康復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然而,部分感染者,特別是高風險人群,可能會出現更嚴重的症狀,例如呼吸困難,甚至需要住院治療。與COVID-19相比,hMPV感染的嚴重程度和死亡率相對較低 (亞洲新聞台)。一項意大利的研究顯示,在2018-2019冬季病毒流行季節,感染hMPV或RSV的患者中,約有10%至12%需要重症監護 (歐洲新聞)。
公眾應對hMPV疫情的建議
目前尚無針對hMPV的特效藥物或疫苗,因此預防措施至關重要。保持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例如勤洗手、避免觸摸口鼻眼,以及保持室內通風,可以有效降低感染風險 (德國之聲)。在呼吸道疾病高發季節,建議盡量避免前往人群密集的場所,如需外出,可考慮佩戴口罩。如有出現呼吸道感染症狀,應及時就醫,並避免與他人密切接觸,以防止病毒傳播。
hMPV病毒的治療與預防措施:目前可行的治療方案、預防措施以及未來疫苗研發的展望
目前,人類間質肺炎病毒(hMPV)感染尚無特效治療藥物或疫苗。治療方法主要以支持性療法為主,著重於緩解症狀和預防併發症。本節將探討目前可行的hMPV治療方案、預防措施,以及未來疫苗研發的展望。
現階段hMPV治療方案
由於hMPV感染是一種自限性疾病,大多數患者可在數天至數週內自行康復。因此,目前的治療方法主要針對症狀進行緩解,例如:
- 退燒藥物: 用於控制發燒,例如對乙酰氨基酚(acetaminophen)或布洛芬(ibuprofen)。 (Mayo Clinic)
- 止咳藥物: 用於緩解咳嗽症狀,但需謹慎使用,尤其對於兒童。 (美國國家醫學圖書館)
- 鼻腔沖洗: 使用生理鹽水沖洗鼻腔,可以幫助清除鼻腔分泌物,緩解鼻塞症狀。 (美國國家醫學圖書館)
- 充足的水分攝取: 保持體內水分平衡,有助於稀釋呼吸道分泌物,促進康復。 (美國疾病管制與預防中心)
- 氧氣治療: 對於出現呼吸困難的患者,可能需要吸氧以維持血氧飽和度。 (美國國家醫學圖書館)
- 呼吸支持: 對於嚴重呼吸衰竭的患者,可能需要使用呼吸機提供呼吸支持。 (美國國家醫學圖書館)
目前尚無證據表明抗病毒藥物對hMPV感染有效。抗生素僅適用於治療細菌感染,對病毒感染無效。因此,不建議常規使用抗生素治療hMPV感染,除非出現繼發性細菌感染。
hMPV預防措施
由於缺乏特效藥物和疫苗,預防hMPV感染至關重要。以下是一些有效的預防措施:
- 勤洗手: 使用肥皂和清水徹底洗手至少20秒,尤其是在咳嗽、打噴嚏或觸摸公共物品後。 (世界衛生組織)
- 呼吸道禮儀: 咳嗽或打噴嚏時,使用紙巾或肘部遮掩口鼻,避免用手直接觸摸口鼻眼。 (美國疾病管制與預防中心)
- 避免接觸感染者: 盡量避免與hMPV感染者密切接觸,尤其是在高發季節。
- 保持環境清潔: 定期清潔和消毒經常觸摸的物體表面,例如門把手、桌面和玩具。 (美國疾病管制與預防中心)
- 保持室內通風: 保持室內空氣流通,可以降低病毒在空氣中的濃度,減少感染風險。
- 增強自身免疫力: 保持均衡飲食、規律作息和適度運動,可以增強自身免疫力,降低感染風險。
hMPV疫苗研發展望
目前,針對hMPV的疫苗研發正在進行中。一些研究團隊正在探索不同的疫苗策略,例如:
- 滅活疫苗: 使用滅活的hMPV病毒製備疫苗,可以誘導機體產生免疫反應。
- 減毒活疫苗: 使用減毒的hMPV病毒製備疫苗,可以誘導更強的免疫反應,但安全性需要嚴格評估。
- 亞單位疫苗: 使用hMPV病毒的特定蛋白質,例如融合蛋白(F蛋白)或糖蛋白(G蛋白),製備疫苗,可以避免使用完整病毒,提高安全性。
- mRNA疫苗: 利用mRNA技術研發hMPV疫苗,可以快速生產疫苗,並根據病毒變異情況進行調整。
儘管hMPV疫苗研發取得了一定進展,但目前尚無疫苗獲得批准上市。疫苗的研發需要經過嚴格的臨床試驗,以確保其安全性和有效性。預計未來幾年內,可能會有hMPV疫苗問世,為預防hMPV感染提供新的手段。
總結
綜上所述,人類間質肺炎病毒 (hMPV) 是一種常見的呼吸道病原體,其傳播途徑與流感病毒和呼吸道融合病毒 (RSV) 相似,主要通過呼吸道飛沫和接觸傳播。hMPV 感染的臨床表現多樣,從輕微的感冒症狀到嚴重的肺炎都有可能發生,尤其嬰幼兒、老年人以及免疫功能低下者為高風險族群。目前中國 hMPV 感染病例有所增加,但與其他呼吸道病毒感染同步上升,尚無證據顯示大規模爆發或出現新的變種,與冬季呼吸道疾病高發季節的常見情況相符。全球其他地區的 hMPV 感染率相對較低,但隨著國際旅行的恢復,病毒跨境傳播的風險仍需關注。
由於目前尚無針對 hMPV 的特效藥物或疫苗,治療以支持性療法為主,著重於緩解症狀,例如退燒藥、止咳藥和鼻腔沖洗等。預防措施則包括勤洗手、保持呼吸道衛生、避免接觸感染者、維持環境清潔和增強自身免疫力。hMPV 疫苗研發正在進行中,涵蓋滅活疫苗、減毒活疫苗、亞單位疫苗和 mRNA 疫苗等不同策略,未來可望為 hMPV 感染的預防提供新的手段。持續監測病毒流行趨勢、加強公共衛生教育以及推進疫苗研發,對於有效控制 hMPV 感染至關重要。
Newsflash | Powered by GeneOnline AI
原始資料來源: GO-AI-0號機, 1 Jan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