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SCO系列報導 (二):破除癌腫假性進展 (pseudoprogression) 的迷障

0

約莫 40% 的癌症患者在經過治療後,腫瘤大小不減反增,然而在第二次的檢查評估卻沒有顯示出腫瘤惡化的進展,科學家將此現象稱之為假性進展 (pseudoprogression),這個現象一直是癌症治療上難解的議題,也是年來一直是癌症醫生和病理學家多年來關注的焦點。

在去 (2016) 年的美國臨床腫瘤協會 (ASCO) 上, 有學者提出造成假性進展的成因,可能為使用免疫檢查點抑制劑治療腫瘤後,使得活化的免疫細胞聚集於腫瘤表面或內部,讓腫瘤在短期內有增大的現象;該現象以傳統影像學或腫瘤切片檢查相當容易造成病程誤判。而今 (2017) 年的 ASCO 會議中 ,許多醫療團隊聚焦於如何避開假性進展的誤判區,希望能更精準地判斷癌症病程及術後療程進展的追蹤。

黑色素瘤研究:ctDNA 含量可區分假性進展

在轉移性黑色素瘤 (metastatic melanoma) 的研究方面,雪梨麥覺理大學利用 Bio-Red 之 ddPCR 技術,偵測進行免疫療法之 BRAF/NRAS 突變之患者血液樣本,其中 81% 假性進展的患者 ctDNA 顯著下降,而 90% 病程惡化的患者血液中 ctDNA 含量增加,證實 ctDNA 含量可用以區分假性進展;而雪梨大學醫療團隊同樣在利用 PD-1 治療轉移性黑色素瘤患者的療程追蹤上也得到類似的結果;此研究團隊更一進步追蹤 20 個月後患者血液內 ctDNA 的變化,發現其含量對於術後病程進展仍具代表性。綜合以上,證實轉移性黑色素瘤病患的液態切片(liquid biopsy) 檢查不僅可以有效判別假性進展和病程變化,也利於療程的後續追蹤。

17ASCO_bp_000165.jpg(1)

3D 影像技術也有助於判別假性進展

在膠質母細胞瘤 (glioblastoma) 的研究領域,科學家也針對假性進展的判別做出諸多努力;位於蘇里州聖路易的醫學院藉由研究血液中的淋巴細胞和 CD4 細胞 (即人類免疫系統中重要的免疫細胞,帶有 CD4 受體,簡稱 CD4 細胞)數目,期望發展出一套針對糖皮質療法、temozolomide 和放射療法的生物標記 (biomarker) 追蹤系統。初步的研究結果雖未顯示出統計意義,但該醫療團隊預計擴大收取樣本數,進行更進一步的分析。另一研究膠質母細胞瘤的德州安德森醫療中心團隊,以傳統影像診斷加以優化,進行三百人之大規模試驗;結果證實,加入 MRI 數據以及納入多項質性分析之 3D 影像顯影技術,也可成功辨別病程的假性進展。

辨別假性進展不僅可協助醫生診斷臨床病程、用藥判斷,也能幫助術後監控更為精確,相信在癌症研究上,該議題必定還會是近年癌症醫學的主軸之一。

延伸閱讀:ASCO 系列報導 (一):非小細胞肺癌治療,分子檢測強助攻是關鍵

圖片來源:
ASCO Contact: photos@asco.org

©www.geneonline.news. All rights reserved. 基因線上版權所有 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合作請聯繫:service@geneonlineasia.com

Share.
error: 注意: 右鍵複製內容已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