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莎多利斯、生技中心合辦 ADC 研討會,專家齊聚研討加速研發策略

0

抗體藥物複合體(ADC)結合單株抗體的標靶專一性和小分子藥的細胞毒性,既能精準打擊癌細胞,也能減少全身性副作用,堪稱抗癌藥物新貴。近年 ADC 市場活躍,重磅交易合作案頻傳,吸引不少生醫廠商積極投入新興標靶及技術平台開發。在台灣,與 ADC 生產製程相關的安全性與無菌密閉操作需求正日益增加,法規監管單位對此高度重視。

有鑑於此,國際知名精密儀器設備供應商台灣莎多利斯(Sartorius)與財團法人生物技術開發中心(DCB)共同於 5 月 10 日假南港漢來飯店舉辦專題研討會議,聚焦「法規、臨床試驗與商品化考量」、「高毒性原物料處理」、「單次使用技術」、「平台開發策略」及「生產製程規劃」5 大範疇,旨在透過專家演講、經驗分享和現場演練讓與會者更掌握 ADC 技術和市場現況,也讓業界更深入了解 ADC 的生產要求、加快研發速度。

延伸閱讀:經濟部、生技中心發布全球首創 ADC 雙效抗癌藥物,胰臟癌治療現曙光

全球 ADC 市場飛躍成長,新焦點新趨勢值得關注

會議由嘉正生技執行長莊士賢博士演講揭開序幕,內容涵蓋 ADC 技術發展現況和市場趨勢展望。莊執行長強調要成功研發 ADC,除業內熟知的抗體、載荷藥物和連接子 3 大元素之外,如何將連接子及載荷藥物有效鍵結到抗體之上也極為重要。自 2019 年起,全球 ADC 市場飛躍成長,交易案量和金額逐年增加。加上 Enhertu 對多款實質固態瘤療效顯著,銷售量大幅成長,驅使更多生技公司投入導致相關新藥以及臨床試驗數量快速上升。他也特別點出 3 個值得留意的現象:ADC 交易案多集中在臨床前階段、臨床生命週期較短、除了美國之外,中國和韓國為緊隨其後的研發國家。

展望未來,莊執行長表示新一代 ADC 有不少值得期待的新趨勢,例如更多新腫瘤標的湧現、應用領域拓展至癌症以外、雙特異性抗體、新類型載荷藥物(如免疫促進劑、蛋白質降解劑、放射性同位素等)、以及連接子鍵結方式的改良等。嘉正生技的專利醣鍵結技術具備專一性控制鍵結位置及鍵結數量的優勢,不但有望促成雙配體或多配體鍵結,也能使產品更均質化且易於純化,從而提升開發效率並增進整體藥效和安全性。

莊執行長在會後更提到,不論是雙特異性或雙載荷 ADC,還是搭配新型載荷藥物,目標都是解決現有的腫瘤復發或抗藥性問題。透過改良鍵接方式,開發出新的抗體載荷組合,將有更大機會克服挑戰。此外,台灣具備強大的研發能量,鼓勵學研機構勇敢「走出舒適圈」,成立新創公司以商品化為目標。投入 ADC 市場的藥廠亦需瞭解自身定位、確立獨特性,與同業建立彈性合作模式。

嘉正生技莊士賢執行長新一代 ADC 有不少值得期待的新趨勢,例如應用領域拓展至癌症以外、雙特異性抗體、新類型載荷藥物、以及連接子鍵結方式的改良等。(圖片來源:基因線上)

ADC 開發策略多元,浩鼎擁有獨家技術平台 GlycOBI

浩鼎生技研發藥物化學處處長黃鐙毅博士在演講中不但分享到 ADC 技術平台發展的演變,也特別提到浩鼎在相關領域的新突破。黃處長指出業界早年開發 ADC 時大都採取「複製貼上」策略,技術變化不多,以致失敗率較高。所幸近年藥廠開發策略開始趨向多元,更能在抗體選擇、連接子設計和載荷毒性三者之間取得平衡,使產品的治療區間變寬,進入臨床後的成功機率也會增加。

黃處長又提到浩鼎自 2016 年起即投入 ADC 研發,是國內起步較早的生技公司。目前浩鼎團隊已自行開發出半胱氨酸(Cys-based)的共軛平台,以及醣類修飾 ADC 平台 GlycOBI。兩種獨家平台都採用「即插即用(Plug & Play)」策略,可與各種抗體、連接子和小分子藥物兼容,依此設計不同的藥物抗體比(DAR)值。尤其 GlycOBI 平台克服了傳統 ADC 的侷限,有助提高其療效和穩定性。

浩鼎最近剛推進臨床的 OBI-992,即是以 TROP2 為標靶所設計的 ADC,透過半胱氨酸的共軛平台與獨特的親水性連接子使其穩定性得以提升。多種動物實驗模型顯示,OBI-992 具有高效的抗腫瘤活性、優異的藥物動力學表現和良好的安全性,有潛力發展為同類最佳(best-in-class)新藥。此外,浩鼎正利用 GlycOBI 平台積極開發新一代抗 TROP 2 ADC OBI-902、抗 Nectin-4 ADC OBI-904、以及雙特異性 ADC,三者現時都在臨床前實驗階段。

縱然 ADC 同時牽涉大小分子,複雜性相當高,但是黃處長強調透過汲取過去的失敗經驗,反覆調整藥物和連接子的設計,以及改良鍵結方式,就算是選取同樣的腫瘤標的和單株抗體,還是可以開發出療效更高、病人耐受性更好的創新產品,從而為藥廠增添有潛力有價值的新資產。

浩鼎生技黃鐙毅處長在演講中分享到 ADC 技術平台發展的演變,也特別提到浩鼎在相關領域的新突破。(圖片來源:基因線上)

專家分享 CMC 多元考量,密閉隔離防護是安全關鍵

醫藥品查驗中心(CDE)黃豐淳博士的演講分享 ADC 在於化學製造管制(CMC)方面的多元考量。從法規層面而言,黃博士指出研發人員在選擇合適的連接子和小分子藥時,必須處理物料管制、生產製程、特徵及結構鑑定、規格和不純物、以及藥品安定性等 5 個範疇。至於單株抗體方面,須納入考量的因素包括抗原的特性、物料的檢測和風險管控(如原料、試劑、表現系統與細胞庫)、抗體的規格特性分析、上中下游製程的管制和確效作業等。

有鑑於製作 ADC 所採用的小分子藥普遍具有極高毒性,因此高效的無菌隔離防護技術對確保製程人員安全及防止產品和周圍環境受污染至關重要。暢鴻生技副總經理巫鴻章博士在其專題分享中就講解了在 ADC 生產製程中對密閉性和隔離策略的要求。他提到根據歐洲藥品管理局(EMA)的新指引,廠商在處理高毒性物質時,必須考量操作人員的職業暴露限量(OEL)、每日最大暴露量(PDE)和每日允許暴露量(ADE)。在制訂隔離策略時,應當審視物質的操作量和人員的暴露時間,如涉及固體化合物,也須注意粉體化可能造成的風險。

技術講解搭配現場示範,莎多利斯提供 ADC 製程解決方案

會議最後由台灣莎多利斯團隊資深專員林子傑、余柏廷講解各階段 ADC 製程以及莎多利斯可提供的解決方案。林專員指出 ADC 生產當前面臨的挑戰包括廠房設施的設計、產物純化方法、以及設備的可放大性和化學相容性。此外,考慮到化合物的毒性問題,莎多利斯亦致力提供單次使用、符合密閉性要求、且適用於多種有機溶劑的耗材設備。

團隊當日介紹了多款尖端的單次使用技術產品,例如用作純化 ADC 的膜層析和切向流過濾(TFF)技術、適用於 cGMP 生物製程中所有混合步驟的攪拌器、無菌流體處理程序中可用到的管路組件、藥物密閉傳輸瓶、儲液袋及冷凍容器等。透過現場示範操作,展示如何以莎多利斯提供的儀器耗材實現安全、高效率及可製程放大的ADC生產製程,由安全性、製程簡化和可放大性三方面著手,協助廠商不同階段製程開發解決方案。

台灣莎多利斯團隊現場講解各階段 ADC 製程以及莎多利斯可提供的解決方案。(圖片來源:基因線上)
延伸閱讀:ADC 以外還有 DAC?創新抗體複合體技術引來市場矚目

©www.geneonline.news. All rights reserved. 基因線上版權所有 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合作請聯繫:service@geneonlineasia.com

Share.
error: 注意: 右鍵複製內容已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