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扭转基因宿命?专访基因营养功能医学专家 刘博仁医师

0

“对基因的了解越透彻,所面临的难题也越多,但我们会尽力找到解决的办法!”在明亮干净的诊所中,身着白袍、风度翩翩的刘博仁医师一语道出身为医生的使命感。刘医师拥有家医科、耳鼻喉科、睡眠专科的丰富背景,擅长基因检测与疾病预防,曾出版畅销书《谁说疾病一定会遗传?》探讨基因与疾病的关连,并成功结合基因体学与营养功能医学的概念,致力改写病人的基因宿命。此次,他大方和我们分享基因体学的临床应用、对基因检测的看法、与营养功能医学的整合,以及在精准医疗时代,如何发挥体学(omics)的智慧。

在翻转基因宿命之前,你要先了解它

“病人常问为什么自己会生病? 医生就说,体质嘛!但什么是体质,就是基因的遗传密码。”刘博仁医师提到,在 2000 年人类基因图谱解码后,看着发表在《Nature》和《Science》上的基因定序成果,内心相当感动,这项里程碑改变了医疗模式,许多研究也证实疾病和基因有密切关联,然而,基因若不能被改变,得知这些变异岂又该怎么办呢 ?

刘医师认为“知己知彼,百战百胜”,借由基因的探索,可以更加了解自己的体质,甚至疾病的发生率;而得知基因的变异后,可透过生活饮食型态及营养的调整,来帮助降低疾病的发生。虽然基因不能被改变,但却可以“被修饰”。他在《谁说疾病一定会遗传?》书中也提到表观基因体学(epigenetics)的概念,基因上有着可调控其表现的开关,如甲基化、组蛋白修饰等,这些开关会受到营养、睡眠、环境、饮食、运动、压力、毒物等因素,影响基因表现的开启、微调及关闭,进而左右你的健康,只要掌握上述因子就有机会可以扭转命运。况且,面对基因突变导致的癌症,目前已可检测出癌细胞突变位置,让医师可以使用各种合适的标靶药物来打击癌症,也是精准医疗时代的精神。

癌症基因检测很重要,如何聪明面对 ?

癌症目前仍是全球威胁人类死亡的元凶,刘医师的门诊也以癌症患者数量最多,许多人都担心自己是否为罹癌高风险群。自从安洁莉娜裘莉透过基因检测发现 BRCA1 基因突变后,进行预防性切除手术,震撼全球,台湾许多民众也思考接受癌症基因检测的必要性。刘医师表示,他通常会建议病人先进行癌症基因检测,确认是否携带致癌基因,曾有一位 38 岁、拥有两个孩子的妇女,诊断出乳癌一期,手术完后因为该名患者是 HER2 阳性,所以医生建议放疗加上标靶治疗,没想到放疗三个月后局部复发,本来医生决定再行局部切除,但病患很焦虑地转向刘医师求助,“我帮她做基因检测后,发现她带有 BRCA2 基因变异,建议要全部切除较安心,后来她的临床医师也认同;再者,该患者有 ER 阳性,所以有服用抗贺尔蒙药物泰莫西芬(Tamoxifen),因泰莫西芬可能导致子宫内膜增生,引发子宫内膜癌,所以我建议她去看妇产科追踪,后来发现卵巢有 3 公分的囊肿,因为她 BRCA2 基因突变,所以我请她特别留意卵巢癌的可能,因考量到她已育有两子,所以我也建议做卵巢肿瘤切除,她也同意,后来病理报告居然发现是卵巢原位癌,幸好该患者有做遗传肿瘤基因检测,提早发现变异,否则后果不堪设想。”另一位胆囊癌并发肝转移患者,治疗到最后已无药可用,刘医师帮他做液态切片(liquid biopsy)后,发现可用乳癌药物贺癌平(Herceptin)治疗,病人的医生也接受此建议,结合化疗与贺癌平双管齐下后,肿瘤居然获得暂时性控制。

对于基因检测的必要性,刘医师表示,曾遇过有家族性乳癌病例的患者,担心自己也罹癌,但做完基因检测后结果是阴性,终于如释重负。所以他认为,除非天生容易紧张的病患会不建议做基因检测,一般人的接受度其实很高。现在癌症基因检测项目渐趋多元,刘医师认为,人人的确有权利得知自己的基因资讯,但务必经由合格医师取得检体,最后则须要具专业解读能力的医师,才能提供较佳的参考,避免造成无谓恐慌。

延伸阅读:液态生物检体的多重检测:CDx在肿瘤学上的实际应用

基因体学搭配营养功能医学 开启疾病治疗的另一扇窗

刘医师在自己的从医生涯中,发觉疾病治疗都是以药物为主,虽然可即时解决病人当下的问题,长期来看却不尽然如此。1995 年,他就读营养医学研究所,博士班也专攻营养介入,逐渐了解营养医学(nutraceuticals)的奥妙 ── 结合基因体与代谢体学的知识,再透过营养素导入让病人身体的功能恢复正常,且伤害性较传统用药更低,让刘医师相当振奋,希望将这样的概念推广给更多人。然而,营养医学并不被台湾现行医疗体系所接受,健保也没有给付,但在美国,以各种营养素来调理体质、恢复功能的功能医学(functional medicine)早已相当热门;2014 年,功能医学在大陆渐受重视,刘医师多次获邀去演讲,但回到台湾却发现台湾医界在这块静悄悄地,让他感到十分不甘,“所以我希望建立一个平台,让台湾民众有机会享受到营养医学的帮助,这是我的小小使命”刘医师说,也为后来“台湾基因营养功能医学学会”的成立,埋下了种子。

37007241 - molecule body concept of the human dna

营养医学检测直捣黄龙,减少用药也能找回健康

在还未纳入基因体学时,最早的营养功能医学检测是从代谢体学着手,检测葡萄糖、脂质、胺基酸等体内和生化代谢反应相关的指标,从各环节中找出问题所在,再透过营养介入来导正。现在,营养功能医学更纳入基因体学的观念,透过疾病与基因的关连性研究,再结合营养介入,最终目的是让病人能够减少用药,同时找回健康。刘医师举例,通常心血管疾病患者要服用叶酸,但和调控叶酸代谢功能有关的 MTFHR 基因其实有不同的 SNP,会影响该功能运作,进而影响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子同半胱胺酸(homocysteine)的指数,若能进一步了解病患是否带有该变异,就能给予合适的营养素,将失序的功能拨乱反正。

他曾经手一位罹患冠状动脉心脏病的 60 岁女病人,装了两个心脏支架,服用阿斯匹灵、史它汀类药物(Statins),虽症状暂时受到控制,但深受药物副作用之苦,后来做基因检测发现该病患的 MTFHR 基因有变异,无法光靠史它汀类药物(Statins)治疗,必须改用“活性 B 群”来导正,以降低同半胱胺酸指数及动脉硬化的速度;再者,该病患的维生素 D3 含量也过低,而维生素 D3 和骨质疏松、癌症、心血管、甚至忧郁症的发生都有密切关连,因此便帮她加强补充维生素 D3;另外,在检测环境贺尔蒙毒物后,发现病患体内塑化剂浓度偏高,借由排毒及导入正确营养素,已成功调节患者的生化功能各指标。

超级英雄需要联盟 ── 体学(omics)概念崛起

随着基因科技的进步,从产前基因筛检到癌症基因检测,为人类的生命健康带来许多希望,但是随着对基因了解愈透彻,面临的挑战也愈多,且分子生物学的奥妙,也并非从单一领域就能看到全貌,因此体学(omics)概念兴起,透过将基因体学、蛋白质体学、代谢体学等跨学科整合,将疾病的探索推向新境界。

对于体学的看法,刘医师以制鞋业比喻,从蓝图设计、找皮料厂商、附件厂商到裁剪、缝制,到包装及运送,整个过程中有人专注皮革选择、有人专注黏胶选择、有人则在乎缝制技巧,而消费者在意的是鞋子最终成品好看及好穿与否,所以还牵涉到行销,整个产业链的每个环节都有特殊人才,如同专注于自己研究领域的科学家,彼此各有专精但可能对其他领域不甚了解。例如,一般临床医师对体学所知不多,除非有做相关研究,而一般体学研究者可能对转录体、代谢体有兴趣,但对基因体学不熟悉,所以体学,就是要各环节的人才了解整体产业链的全貌,当找到消费者(病患)的真正需求,再告诉各环节的人如何互相配合,刘医师以心血管疾病或肾脏衰竭来说,可透过代谢体学找出资讯,提早告诉临床医师,而不是只靠简单的数值来判断,所以体学可说对预防医学提供非常重要的价值。为了跨领域之间的沟通,刘医师投入两、三年的时间,筹备“台湾基因营养功能医学学会”,希望从中扮演桥梁的角色,让临床医师了解如何应用学界的研究,也让学界了解医师的需求。

抛砖引玉──成立“基因营养功能医学学会”的初衷

提到该学会成立的初衷,刘医师有感而发:“多年来,看着医界陆续成立许多不同的小型医学会,但参与到最后总觉得大家各有目标、各自为政。我从写书到出书的过程中,发现本来担心把自己一身绝学公布会影响门诊数量,没想到反而引起广大回响,甚至还促进更多医疗人员的投入,让我渐渐体会到施比受更有福,所以建立这个平台,因为基因体学与营养功能医学的整合对人类生命健康真的帮助很大。”每个专业人员虽然能在自己的领域出类拔萃,但任何学科都难免有侷限,例如营养师或许有个很不错的概念,但可能被医生所忽略,所以基因营养功能医学学会主要目的是希望提供一个平台,把医师、营养医师、医检人员、学者、药师等对营养功能医学有兴趣者集结在一起,以“分享”为主轴,提供彼此交流的空间。未来,也会举办基因体学相关教育训练给一般医护人员和健康管理师,并策划相关论坛让基因体学研究人员有发表的机会,彼此互相切磋,激荡出对病人更好的新观念,促进台湾在精准医疗、营养功能医学的长足进步。

刘医师语重心长地说:“现在基因科技的发展已为疾病治疗带来长足进步,仅管不是每个病人都能找到突变位点及对应药物,但这样的起步已令人欣慰,为我们在精准医疗的道路上提供很大的鼓舞,但我们不会因此满足,现在体学概念兴起,基因体学、代谢体学等进展神速,未来有机会,或许真的能让癌症变成慢性病。”

延伸阅读:光学与基因体学的新火花:专访英国 Optalysys 创办人暨执行长 Nick New 博士

刘医师小档案

Dr Lui现任
● 台北菁英诊所基因营养功能医学门诊营运长
● 台湾基因营养功能医学学会理事长
● 澄清综合医院中港分院营养医学门诊主任
● 澄清综合医院中港分院睡眠医学中心主任
● 教育部定助理教授

学历
● 中山医学大学营养科学研究所博士
● 弘光科技大学营养医学研究所硕士
● 美国西太平洋大学医务管理硕士
● 国防医学院医学系

采访撰文/ Thomas Huang, Jane Lee

©www.geneonline.news. All rights reserved. 基因线上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合作请联系:service@geneonlineasia.com

Share.
error: 注意: 右键复制内容已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