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eneOnline News
  •  
Navigate
  • 首頁
  • 獨家報導
    • 會議報導
      • JP Morgan 2023
      • 台灣醫療科技展 2022
      • BIO Asia-Taiwan 2022
      • JP Morgan 2022
    • 專題報導
      • 細胞與基因治療
      • 2022 年度回顧
      • 精準再生醫學
      • 合成生物學
      • 更多特別專題…
    • 編輯精選
    • 精準健康
  • 新冠病毒
  • 人物專訪
  • 產業動態
  • 科技新知
  • 研討會議
  • 訂閱電子報 📩
  • GO GREEN
  • 癱瘓復能即將成真?Neuralink 腦機介面首次人體臨床試驗啟動招募
    產業動態

    癱瘓復能即將成真?Neuralink 腦機介面首次人體臨床試驗啟動招募

    2023 年 9 月 23 日
    社群媒體充斥不實醫療資訊,美學者憂婦科癌病人遭誤導
    科技新知

    社群媒體充斥不實醫療資訊,美學者憂婦科癌病人遭誤導

    2023 年 9 月 21 日
    亞洲首屆莫德納新創獎名單揭曉,加速台灣 mRNA 生醫人才培育
    會議報導

    亞洲首屆莫德納新創獎名單揭曉,加速台灣 mRNA 生醫人才培育

    2023 年 9 月 21 日
    兩家美國公司披露上市計畫,2023 至今最大型生技 IPO 出爐
    產業動態

    兩家美國公司披露上市計畫,2023 至今最大型生技 IPO 出爐

    2023 年 9 月 20 日
    2023 台北生技獎:智慧醫療與精準檢測躍進國際市場
    會議報導

    2023 台北生技獎:智慧醫療與精準檢測躍進國際市場

    2023 年 9 月 19 日
    國際頂尖學者強勢加盟,諾貝爾得獎人擔任育世博首席科學顧問
    產業動態

    國際頂尖學者強勢加盟,諾貝爾得獎人擔任育世博首席科學顧問

    2023 年 9 月 19 日
    產官學合作迎來 NGS 給付,分子腫瘤委員會助力癌症精準治療
    會議報導

    產官學合作迎來 NGS 給付,分子腫瘤委員會助力癌症精準治療

    2023 年 9 月 8 日
    經濟部研發 10 項可攜式醫材 攜手彰基醫院推動長者健檢
    產業動態

    經濟部研發 10 項可攜式醫材 攜手彰基醫院推動長者健檢

    2023 年 9 月 6 日
    2023 年無菌製劑製造之國際法規趨勢與發展
    專利法規專題

    2023 年無菌製劑製造之國際法規趨勢與發展

    2023 年 9 月 1 日
  • 資策會科法所創新生物產業研討會圓滿舉行,各界菁英暢談 CDMO 法遵要點
    會議報導

    資策會科法所創新生物產業研討會圓滿舉行,各界菁英暢談 CDMO 法遵要點

    2023 年 9 月 19 日
    2023 抗體藥物交易活絡,結合 AI 產業將異軍突起
    產業動態

    2023 抗體藥物交易活絡,結合 AI 產業將異軍突起

    2023 年 9 月 13 日
    政府醫界專家齊聚!建構完善癌症治療生態系統
    會議報導

    政府醫界專家齊聚!建構完善癌症治療生態系統

    2023 年 9 月 8 日
    2023 年藥品連續製造之國際法規趨勢與發展
    專利與法規

    2023 年藥品連續製造之國際法規趨勢與發展

    2023 年 8 月 31 日
產業動態
  • All
  • 產業動態
2023 年 9 月 25 日

RNAi 療法 Onpattro 獲 FDA 正面肯定治療 ATTR 心肌病效益

日前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心血管與…

2023 年 9 月 25 日

產後憂鬱症有口「福」藥了!首支產後憂鬱症口服藥核准上市

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批准了首支產…

  • 2023 年 9 月 23 日
    癱瘓復能即將成真?Neuralink 腦機介面首次人體臨床試驗啟動招募
  • 2023 年 9 月 20 日
    兩家美國公司披露上市計畫,2023 至今最大型生技 IPO 出爐
  • 2023 年 9 月 19 日
    國際頂尖學者強勢加盟,諾貝爾得獎人擔任育世博首席科學顧問
  • 2023 年 9 月 13 日
    美國新冠疫情恐死灰復燃?FDA 更新疫苗緊急使用授權名單
  • 抗體藥物交易案
    2023 年 9 月 13 日
    2023 抗體藥物交易活絡,結合 AI 產業將異軍突起
  • 基因檢測
    2023 年 9 月 12 日
    FDA 核准增列 23andMe 基因檢測 BRCA1/BRCA2 41種變異報告
2023 年 9 月 25 日

RNAi 療法 Onpattro 獲 FDA 正面肯定治療 ATTR 心肌病效益

日前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心血管與…

2023 年 9 月 25 日

產後憂鬱症有口「福」藥了!首支產後憂鬱症口服藥核准上市

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批准了首支產…

  • 2023 年 9 月 23 日
    癱瘓復能即將成真?Neuralink 腦機介面首次人體臨床試驗啟動招募
  • 2023 年 9 月 20 日
    兩家美國公司披露上市計畫,2023 至今最大型生技 IPO 出爐
  • 2023 年 9 月 19 日
    國際頂尖學者強勢加盟,諾貝爾得獎人擔任育世博首席科學顧問
  • 2023 年 9 月 13 日
    美國新冠疫情恐死灰復燃?FDA 更新疫苗緊急使用授權名單
  • 抗體藥物交易案
    2023 年 9 月 13 日
    2023 抗體藥物交易活絡,結合 AI 產業將異軍突起
  • 基因檢測
    2023 年 9 月 12 日
    FDA 核准增列 23andMe 基因檢測 BRCA1/BRCA2 41種變異報告
科技新知
  • All
  • 科技新知
2023 年 9 月 26 日

光療如何改善小鼠睡眠

環境中的光對生活中很多事情都有影響,其中…

2023 年 9 月 21 日

社群媒體充斥不實醫療資訊,美學者憂婦科癌病人遭誤導

隨著近年來社群媒體日趨盛行,使用者可以快…

  • 2023 年 9 月 20 日
    甲殼類、昆蟲和蕈菇可以幫助消化
  • 2023 年 9 月 14 日
    解密夢境:深層睡眠中大腦的神秘活動
  • 2023 年 9 月 7 日
    新冠疫情後遺症:心理健康的未知挑戰
  • 2023 年 8 月 31 日
    警告:獨居恐造成認知能力衰退
  • 2023 年 8 月 29 日
    從動物模型看見自閉症診療曙光
  • 2023 年 8 月 28 日
    帕金森氏症診斷新突破,眼睛腸道或藏早期警訊
2023 年 9 月 26 日

光療如何改善小鼠睡眠

環境中的光對生活中很多事情都有影響,其中…

2023 年 9 月 21 日

社群媒體充斥不實醫療資訊,美學者憂婦科癌病人遭誤導

隨著近年來社群媒體日趨盛行,使用者可以快…

  • 2023 年 9 月 20 日
    甲殼類、昆蟲和蕈菇可以幫助消化
  • 2023 年 9 月 14 日
    解密夢境:深層睡眠中大腦的神秘活動
  • 2023 年 9 月 7 日
    新冠疫情後遺症:心理健康的未知挑戰
  • 2023 年 8 月 31 日
    警告:獨居恐造成認知能力衰退
  • 2023 年 8 月 29 日
    從動物模型看見自閉症診療曙光
  • 2023 年 8 月 28 日
    帕金森氏症診斷新突破,眼睛腸道或藏早期警訊
人物專訪
  • All
  • 人物專訪
2023 年 8 月 29 日

全方位基因檢測發展迅速,開展個人化癌症醫療新篇章

美國臨床腫瘤學會(American So…

  • 2023 年 8 月 4 日
    秉持人生理念,打造生技王國:專訪晟德集團林榮錦董事長
  • 2023 年 7 月 10 日
    強化亞太地區肺癌精準治療基因篩檢:專訪後藤功一教授
  • 2023 年 7 月 3 日
    瞄準胺基酸關鍵代謝路徑,推進新世代癌症代謝療法!
2023 年 8 月 29 日

全方位基因檢測發展迅速,開展個人化癌症醫療新篇章

美國臨床腫瘤學會(American So…

  • 2023 年 8 月 4 日
    秉持人生理念,打造生技王國:專訪晟德集團林榮錦董事長
  • 2023 年 7 月 10 日
    強化亞太地區肺癌精準治療基因篩檢:專訪後藤功一教授
  • 2023 年 7 月 3 日
    瞄準胺基酸關鍵代謝路徑,推進新世代癌症代謝療法!
專題報導
  • All
  • CASE 探索生命講座
  • iGEM
  • NGS 專題報導
  • 免疫療法系列專文
  • 基因工程的倫理與道德
  • 基因與保育專欄
  • 基因與老化
  • 基因與考古
  • 基因體中心專訪
  • 專利與法規
  • 微生物體與腸道菌
  • 會議報導
  • 產胎醫學
  • 畢業季專題
  • 癌症與精準治療
  • 胞外體
  • 表觀遺傳學的奧妙
  • 農業與畜牧業專題
  • 生技農業專題
  • 鑑識科學
  • 非侵入性母血胎兒染色體篩檢
  • 預測下一個生技世代的風貌
2023 莫德納台灣 mRNA 前瞻新創獎
2023 年 9 月 21 日

亞洲首屆莫德納新創獎名單揭曉,加速台灣 mRNA 生醫人才培育

為了加快 mRNA 的研究進度並賦能本土…

  • 2023 年 9 月 19 日
    2023 台北生技獎:智慧醫療與精準檢測躍進國際市場
  • 上半場講師大合照_GO
    2023 年 9 月 19 日
    資策會科法所創新生物產業研討會圓滿舉行,各界菁英暢談 CDMO 法遵要點
  • 2023 年 9 月 17 日
    2023 TBF 講座與吳火獅醫學獎,5000 萬元生技獎花落誰家?
2016 年 12 月 16 日

【探索生命講座】燒綠「命孕交響曲 mp3」的生殖細胞

由國立臺灣大學科學教育發展中心 CASE…

  • 2016 年 12 月 5 日
    【探索生命講座】魔獸崛起:吸血鬼的誕生
  • 2016 年 11 月 21 日
    【探索生命講座】封神榜裡面的角色是怎麼來的?—談人類先天性缺損
  • 2016 年 11 月 8 日
    【探索生命講座】 胚胎發育之身體塑形
2016 年 10 月 3 日

陽明 iGEM 團隊 期望透過黑殭菌 biosafety switch 達到無毒農業

Q1:請簡單介紹團隊成員及創隊緣起,有哪…

  • 2016 年 10 月 3 日
    成大 iGEM 團隊 計畫研發非侵入式糖尿病監測器
2021 年 1 月 27 日

讓 NGS 樣本庫製備成本僅 10%? SPT Labtech 攜手 Thermo Fisher 達陣?

樣本庫製備(library prepar…

  • 2020 年 12 月 10 日
    簡析 Illumina 攜手哈佛朝聖者,再看「全基因體定序」市場發展概況
  • 2020 年 5 月 11 日
    好的診斷才是一個好的治療的開始——專訪「遺傳疾病守護者」台大醫院基因學部胡務亮醫師
  • 2019 年 7 月 16 日
    走過半世紀的基因定序 從研究技術蛻變成為產業支柱 (下)
2020 年 12 月 22 日

DNA修復錯誤提升免疫療法反應?解開抗 dMMR 腫瘤奧秘

由於基因複製時的錯配修復系統存在缺陷(m…

  • 2020 年 5 月 4 日
    火星與金星——男與女對癌症免疫療法的反應有所不同?
  • 2020 年 4 月 28 日
    Libtayo 治療 NSCLC 三期試驗 OS 表現佳!可望衝擊 Keytruda、Tecentriq 免疫治療市場?
  • 2020 年 4 月 6 日
    腫瘤突變負荷量(TMB)低卻對免疫療法反應佳!這 2 個因子扮演關鍵角色!
2020 年 9 月 8 日

人類遺傳基因編輯應嚴謹監控?

2018 年 11 月底,中國南方科技大…

  • 2018 年 8 月 6 日
    歐盟從嚴管制基因編輯農作物 產學一片哀嚎!
  • 2017 年 2 月 14 日
    美國擬嚴管基改動物 基因編輯的兩難
  • 2017 年 1 月 25 日
    當基因編輯術無所不能,人類將扮演上帝之手?
2016 年 3 月 30 日

「雞」因,你知道多少?

撰文 / Joanne Shih 「全球…

  • 2016 年 3 月 14 日
    雨林中的珍貴基因 加拿大政府立法保護
  • 2016 年 3 月 10 日
    商業開採與砍伐 漠視基因多樣性
  • 2016 年 3 月 7 日
    遺留雪地中的線索:環境 DNA
gut
2021 年 5 月 14 日

古今人類腸道菌相大不同!共生演化新發現

人體腸道內的微生物組成相當複雜,其遺傳物…

  • 2019 年 3 月 8 日
    生育影響端粒縮短速度? 親友支持與壓力扮關鍵角色
  • 2018 年 1 月 16 日
    記憶的小偷:阿茲海默症(下)
  • 2016 年 5 月 23 日
    端粒 × 衰老 × 癌症
2022 年 10 月 4 日

人類從哪來?2022 諾貝爾生理醫學獎授予古遺傳學與人類基因體研究學者 Svante Pääbo

一年一度諾貝爾獎(Nobel Prize…

  • 2019 年 12 月 30 日
    相隔數千年後的CSI現場蒐證- 第一次從數千年前的“口香糖”中獲得了完整的人類基因組
  • 2019 年 3 月 22 日
    創作世界文化遺產的史前藝術家,無意間留下基因線索?
  • 2019 年 1 月 24 日
    分析5.58億年前膽固醇,追尋最古老的埃迪卡拉紀動物
2016 年 8 月 30 日

基因體中心系列專訪(四):長庚基因醫學中心 打造健康基因資料庫與藥物基因體學的重鎮

基本介紹 德國基因學家 Thomas G…

  • 2016 年 8 月 24 日
    基因體中心系列專訪(三):臺灣大學基因體醫學研究中心 體學(Omics)融合與跨領域對話
  • 2016 年 8 月 22 日
    基因體中心系列專訪(二):榮陽基因體中心 腫瘤免疫與基因體的整合
  • 2016 年 8 月 17 日
    基因體中心系列專訪(一):成大基因體中心 從研究到臨床應用
2023年無菌製劑製造之國際法規趨勢與發展
2023 年 9 月 1 日

2023 年無菌製劑製造之國際法規趨勢與發展

近年來細胞製劑、基因治療產品發展迅速。目…

  • 2023年藥品連續製造之國際法規趨勢與發展
    2023 年 8 月 31 日
    2023 年藥品連續製造之國際法規趨勢與發展
  • 2023 年 3 月 2 日
    中國學名藥大市場?抗凝血劑 Rivaroxaban 學名藥申請上市現況
  • 2023 年 2 月 8 日
    新興治療市場!深入解析基因治療專利申請、授權趨勢
2023 年 6 月 7 日

美公司研發新一代取樣裝置,為腸道菌群研究揭開新一頁

由美國生技公司 Envivo Bio 研…

  • 2023 年 1 月 12 日
    2023 第七屆亞洲微生物體趨勢論壇,國際講者 Rob Knight、傅靜遠教授談微生物用於疾病檢測與跨體學研究方向
  • 2021 年 12 月 9 日
    腸道微生物新發現:自閉症與腸道發炎有關?CRISPR 「集體編輯」微生物基因組
  • 超級細菌
    2021 年 4 月 29 日
    提升抗「超級細菌」火力!Pfizer 收購 Amplyx
2023 莫德納台灣 mRNA 前瞻新創獎
2023 年 9 月 21 日

亞洲首屆莫德納新創獎名單揭曉,加速台灣 mRNA 生醫人才培育

為了加快 mRNA 的研究進度並賦能本土…

  • 2023 年 9 月 19 日
    2023 台北生技獎:智慧醫療與精準檢測躍進國際市場
  • 上半場講師大合照_GO
    2023 年 9 月 19 日
    資策會科法所創新生物產業研討會圓滿舉行,各界菁英暢談 CDMO 法遵要點
  • 2023 年 9 月 17 日
    2023 TBF 講座與吳火獅醫學獎,5000 萬元生技獎花落誰家?
2021 年 7 月 5 日

精準化試管嬰兒療程!盤點胚胎著床前基因篩檢的各項優勢

胚胎著床前染色體基因篩檢(PGS/PGT…

  • 2020 年 12 月 3 日
    「環境荷爾蒙」防不勝防,如何避免?
  • 2020 年 11 月 25 日
    完整單基因+染色體疾病篩檢 為寶寶健康做出最佳決定
  • 2020 年 9 月 14 日
    打造超微量基因定序實驗室 !台灣基康獲准進駐宜蘭科學園區
2016 年 4 月 6 日

畢業專題 (七) 下一秒錄取你 !

Open mind、有理想、有企圖心的年…

  • 2016 年 4 月 1 日
    畢業專題(六) 亞太生技管理人老實說:在面試前你所需要知道的事
  • 2016 年 3 月 31 日
    畢業專題(五) 錄取的關鍵:表達能力與靈活應用
  • 2016 年 3 月 25 日
    畢業專題(四) 生技發展不只有新藥 選擇所愛才走得長久
2023 年 8 月 29 日

全方位基因檢測發展迅速,開展個人化癌症醫療新篇章

美國臨床腫瘤學會(American So…

  • 2023 年 7 月 3 日
    瞄準胺基酸關鍵代謝路徑,推進新世代癌症代謝療法!
  • 2023 年 5 月 3 日
    癌症代謝療法興起?新世代治癌新策略
  • 2023 年 4 月 25 日
    致力研發新療法,光照腫瘤學前路:專訪樂天醫藥共同執行長虎石貴博士
2021 年 5 月 24 日

胞外體於疾病檢測、診斷與治療之應用現況與趨勢

胞外體(Exosome)最早在 1983…

  • 2020 年 9 月 19 日
    2014年09月19日 26 小時,破世界紀錄的超快基因定序方法被發明
  • 2016 年 2 月 19 日
    胞外體與癌症系列專文(三) 胞外體衍生的新興抗癌療法
  • 2016 年 2 月 19 日
    胞外體與癌症系列專文(二) 胞外體如何協助癌細胞策反?
2020 年 11 月 26 日

太空旅行會讓人精疲力盡?粒線體功能會被大幅影響!

以經歷太空旅行的模式動物鼠與人類進行研究…

  • 2017 年 1 月 24 日
    CRISPR,將跨入表觀遺傳的修飾
  • 2016 年 11 月 9 日
    表觀遺傳疾病有藥可救嗎?
  • 2016 年 6 月 15 日
    表觀遺傳學系列專文(二) 帝王食補帝王命,圾垃食物致百病
CRISPR-Cas9 in agricultural use
2021 年 5 月 21 日

CRISPR 基改農作物商機大?Bejo 結盟 Broad Institute、Corteva Agriscience

根據 IDTechEx 的研究報告預測,…

  • 2020 年 12 月 13 日
    基因改造番茄提供新藥物?帕金森氏症治療新資源
  • 2020 年 8 月 22 日
    臺馬專家齊聚,寵物保健市場商機無限
  • 2019 年 12 月 5 日
    農業基因體大數據加上人工智慧 精準醫療的彎道超車策略
CRISPR-Cas9 in agricultural use
2021 年 5 月 21 日

CRISPR 基改農作物商機大?Bejo 結盟 Broad Institute、Corteva Agriscience

根據 IDTechEx 的研究報告預測,…

  • 2020 年 12 月 13 日
    基因改造番茄提供新藥物?帕金森氏症治療新資源
  • 2019 年 12 月 5 日
    農業基因體大數據加上人工智慧 精準醫療的彎道超車策略
  • 2017 年 12 月 11 日
    《台大朱有田教授專訪》隨生物基因縱橫四海 找出台灣立足與改變的力量
2018 年 8 月 21 日

全台第一屆給大人的鑑識科學營 結合生科、VR等高科技 與犯罪者鬥智

孰勝孰敗怎知曉?鑑識科學是跟犯罪者鬥智的…

  • 2018 年 7 月 13 日
    犯罪科學系列(四) : 從分子生物學的角度 談鑑識科學的未來—專訪 Karl Reich 博士
  • 2018 年 3 月 1 日
    法網恢恢 ! 透過法醫遺傳學打擊獵捕保育動物犯罪
  • 2018 年 2 月 23 日
    死後基因跌宕起伏 開啟法醫鑑定新篇章
2020 年 8 月 11 日

2020 台灣婦產科醫學會焦點 – 產前基因篩檢的最新進展與環境因素對生殖健康的影響

揮別 COVID-19 疫情陰霾,202…

  • 2015 年 7 月 11 日
    NIFTY專題導讀_編者的話
  • 2015 年 7 月 6 日
    非侵入性胎兒染色體基因檢測(NIFTY/NIPT) 的發展
  • 2015 年 7 月 5 日
    非侵入性胎兒染色體基因檢測NIFTY 台灣市場分析
2016 年 9 月 27 日

預測下一個生技世代的風貌(三): 蛋白質體學的即時掌握

隨著基因體學、蛋白質體學、和 CRISP…

  • 2016 年 8 月 11 日
    預測下一個生技世代的風貌(二): CRISPR 的積極進取
  • 2016 年 7 月 20 日
    預測下一個生技世代的風貌(一):NGS次世代定序的見微知著
  • 每週熱門文章

    • 抗體藥物交易案
      2023 年 9 月 13 日
      2023 抗體藥物交易活絡,結合 AI 產業將異軍突起
    • 2023 年 9 月 8 日
      政府醫界專家齊聚!建構完善癌症治療生態系統
    • 2023 年 8 月 29 日
      全方位基因檢測發展迅速,開展個人化癌症醫療新篇章
    • 2023 莫德納台灣 mRNA 前瞻新創獎
      2023 年 9 月 21 日
      亞洲首屆莫德納新創獎名單揭曉,加速台灣 mRNA 生醫人才培育
    • 2023 年 9 月 13 日
      美國新冠疫情恐死灰復燃?FDA 更新疫苗緊急使用授權名單
    • 2023 年 6 月 15 日
      甜味背後暗藏安全危機?常見代糖恐有健康隱患
  • 近期文章

    • 光療如何改善小鼠睡眠
    • RNAi 療法 Onpattro 獲 FDA 正面肯定治療 ATTR 心肌病效益
    • 產後憂鬱症有口「福」藥了!首支產後憂鬱症口服藥核准上市
    • 癱瘓復能即將成真?Neuralink 腦機介面首次人體臨床試驗啟動招募
    • 社群媒體充斥不實醫療資訊,美學者憂婦科癌病人遭誤導
    • 亞洲首屆莫德納新創獎名單揭曉,加速台灣 mRNA 生醫人才培育
    • 兩家美國公司披露上市計畫,2023 至今最大型生技 IPO 出爐
    • 甲殼類、昆蟲和蕈菇可以幫助消化
  • 閱讀更多
  • 基因線上 GeneOnline|亞洲最具影響力的生技媒體

    GeneOnline 基因線上,為亞洲最具影響力的生醫媒體,以客觀專業的科學角度,深入報導亞洲與全球的生技醫藥領域最新產業動態、研發焦點,以及獨家專訪全球重量級生醫領域人士,影響層面遍及全球生醫產業圈、學研機構、創投等,連結生技醫藥產業的交流與合作。團隊由不同生醫專業背景組成之跨國編輯團隊,藉由多語言數位線上平台,發揮在全球生物醫學領域影響力,打破語言與文化的屏障,無時差接軌全球生物醫學趨勢。

  • CONTACT

    歡迎蒞臨基因線上官方網站
    會議曝光、業務合作或參展訊息,請洽:
    服務信箱 service@geneonlineasia.com
    連絡電話 +886-2-2514-0360

GeneOnline News
  • 首頁
  • 獨家報導
    • 會議報導
      • JP Morgan 2023
      • 台灣醫療科技展 2022
      • BIO Asia-Taiwan 2022
      • JP Morgan 2022
    • 專題報導
      • 細胞與基因治療
      • 2022 年度回顧
      • 精準再生醫學
      • 合成生物學
      • 更多特別專題…
    • 編輯精選
    • 精準健康
  • 新冠病毒
  • 人物專訪
  • 產業動態
  • 科技新知
  • 研討會議
  • 訂閱電子報 📩
  • GO GREEN
error: 注意: 右鍵複製內容已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