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运不是运气,而是你的选择 “基因产业论坛”邀请 12 位专家领航

0

继前美国总统欧巴马在 2015 年登高一呼后,“精准医疗 (precision medicine)”迅速引起世界的关注,近年来随着基因科技的进步,精准医疗的发展也更加蓬勃。然而,精准医疗领域广泛,变化快速,年轻的学子们该如何选择,让自己得以在时代的洪流中站稳脚步?

上周五 (10/20) 由台北医学大学主办,台北医学大学药学院主持,基因线上协办的“基因产业论坛”,超过 250 人与会,现场热闹非凡。此次论坛邀请了十二家基因定序的产业界代表,从上游的仪器平台到下游提供检测服务的公司,共同分享他们的丰富经验和对精准医疗的精辟见解,让有志投入该领域的学子们,深入了解这个当红产业的各个面向。

geneticindustryforum

台北医学大学副校长吴介信表示,精准医疗兴起后,在个人化医疗的部分有三大重点:其一,找到最可靠的生物标记 (biomarker);其二,使用精准的检测平台;其三,更便利地协助病患在日常检验上达到精准医疗的预估,如液态生物检体 (liquid biopsy) 技术可帮助疾病早期发现。

台北医学大学副校长 吴介信教授

台北医学大学副校长 吴介信教授

中华民国人类遗传学会林炫沛理事长提到,精准医疗兴起后,带来许多憧憬,也产生不少焦虑,他认为应从宏观的角度思考,建立有良好品质的数据库,再从微观处分析,否则大数据有可能造成“误导”。

中华民国人类遗传学会 林炫沛理事长

中华民国人类遗传学会 林炫沛理事长

台湾生物资讯与系统生物学会黄宪达理事长则从生物资讯的角度切入,表示两千三百万人口其实仍是个不小的数字,所以应该从经营好内需市场着手,建议台湾可致力发展“第三方检测实验室”,包含母胎医学、液态生物检体、癌症筛检及基因诊断等,再行销全世界,而这当中需要开发检测试剂的人才、大数据人才及生物标记方面的人才,所以跨领域的人才培育与资源整合至关重要。

台湾生物资讯与系统生物学会 黄宪达理事长

台湾生物资讯与系统生物学会 黄宪达理事长

Session 1 :基因科技的趋势与应用

基因线上总编辑黄富楠提到现今的全球精准医疗有三大亮点:

癌症用药以基因生物标记为依据

过去,癌症用药是以癌症种类为依据,今年五月,美国 FDA 核准默克药厂的癌症治疗药物 Keytruda (perbrolizumab),成为第一个以基因标记为基准而不分肿瘤类别的抗癌新药。该药物适用于包含大肠癌及其他 14 种不同类型的癌症患者。这类患者的肿瘤通常含有微卫星不稳定 (microsatelite instability) 或错误配对修补 (mismatch repair) 的基因缺陷。黄总编辑表示,随着 NGS 技术的进步与大数据分析,将会加速此类药物的开发,为癌症治疗带来全面性的革新。

基因线上总编辑黄富楠 (Thomas Huang)

基因线上总编辑黄富楠 (Thomas Huang)

免疫疗法与生物标记仍是热门焦点

近年来,免疫疗法为癌症治疗领域的亮点,尤其是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immuno-checkpoint inhibitor),让以往认定没有存活机率的病患使用后产生突破性的疗效,不过目前仍只有二到四成左右的病患有反应。然而,随着 NGS 技术的进步,开发了综合基因组分析技术 (comprehensive genomic profiling, CGP),可帮助发现新的生物标记如微卫星不稳定(microsatellite instability, MSI)和肿瘤突变负荷量(tumor mutation burden, TMB),而 CGP 所测量的 MSI 和 TMB 并非专注于单个蛋白质标记,而是基于量化与给定肿瘤相关的基因组变化。

而肿瘤突变负荷量(tumor mutation burden, TMB):是一种测量肿瘤细胞携带的突变之生物标记物,可用來评估其与免疫肿瘤学(I-O)治疗反应的关联,以定量检测肿瘤基因组编码区的突变总数,其中,TMB 数值高的肿瘤细胞,代表拥有更多的突变,其细胞表面上具有与人类健康细胞上不同的蛋白质。TMB 在今年欧洲肿瘤医学会 (ESMO) 和中国临床肿瘤学会 (CSCO) 上皆是热门讨论焦点,而中国当前已有非常多的基因检测公司陆续开发这类结合免疫疗法的基因检测。

药物经济学 (pharmacoeconomics)

“你愿意用多少钱去买一年的寿命?”黄总编辑指出癌症用药的花费逐年成长,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PD-1/ PD-L1 更要价 30-40 万台币,近期美国 FDA 批准的 CAR-T 治疗费用更高达千万台币,但并非所有患者都有效。因此如何在医疗体系内确保资源能作最有效的利用,将是关键。近年来,政府机关、保险业者和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愈来愈重视此问题,尤其新药与相关检测不断推陈出新,因此无论是数据累积、资讯交流以及治疗方案的分享,各国皆需要互相学习与交流。基因线上将推出更深入的药物经济学专文,敬请持续锁定 !

基隆米克斯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高慈娟总监

基隆米克斯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高慈娟总监

基隆米克斯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高慈娟总监表示,2003 年人类基因图谱解码完成后,基因定序技术扮演着加速精准医疗发展的关键角色,尤其是临床用药方面,2012 年在台湾平均每三天就有一位病人因药物使用不当造成严重皮肤溃烂,如果事先在用药前就先做基因检测,找到体内会造成严重副作用的生物标记,就可以避免此事发生。其次,伴随式诊断一直都是精准医疗的核心,在 2012 年市场价值约 1 亿美金,预估在 2018 年可达到 3.5 亿美金,相当值得注意。此外,在癌症标靶药物基因检测的部分,高总监感慨地说,最近遇到一位病患,做基因检测的目的不是想治愈,而是不想再将医药费花在没有效果的治疗上,可见基因检测对患者的意义是相当正面的。最后,她认为“精准医学 = 科学算命”,但准确度如何端看数据库累积的量,以及后端的生物资讯分析。

金万林企业股份有限公司的蔡若廷副总经理

金万林企业股份有限公司的蔡若廷副总经理

金万林企业股份有限公司的蔡若廷副总经理提到,现今疾病的诊断迈入基因体学、蛋白质体学等分子层次,辅以生活型态、环境因子的考量,透过大数据的分析比对,实现个人化医疗,和传统治疗方式相比,可谓革命性的成长。随着 NGS 时代来临,更可以一次检测多个基因位点,节省更多时间。然而,临床上却面临两大挑战,若医师没有受过遗传学训练,将难以理解数百页的基因检测报告,将上医师没有参与实验过程却要判断用药,因此,在检测过程中导入分子病理科的医师的参与,可开出符合医学指引的诊断书,使肿瘤科医师在执行上更方便也更放心;其次,病患也需要咨询的窗口来解释报告的结果,并协助与临床医师的沟通,可见遗传咨询师的重要性。最后,蔡副总经理强调精准医学即为“人命关天”,所以必须从临床的角度来思考,才能做出让医病两端双赢的决策。

威健生物科技业务部副总经理 李彦梁

威健生物科技业务部副总经理 李彦梁

威健生物科技业务部副总经理李彦梁则分享基因科技的演进,提到台湾的 DNA 微阵列技术在 2000 年时引进,其特色是以已知的正常染色体套数为基准,来检测染色体的获得和损失的变异,概念来自 1975 年的 Edwin Southern 所研发的杂合反应(hybridization);到了 1995 年 Brown P. 等人催生了微阵列芯片,开启分子层次的研究领域。2005 年 NGS 技术问世 ,可获得大量的 DNA 片段做更精细的分析,mRNA、微生物菌相(microbiome)陆续成为热门研发项目。2015 年堪称精准医学元年,在美国和中国两大强权国家的推波助澜下,精准医学将是未来 10-30 年的主流;最近,脸书创办人祖克伯成立的慈善基金会 Chan Zuckerberg Initiative 领航资助的人类细胞图谱计画 (Human Cell Atlas),预计解码人体每个细胞的功能及基因表现,并以此建立系统生物学,搭配人工智能模拟细胞间的交互作用,在数位的领域架构出生物体。面对技术与趋势的日新月异,许多同学担心学校所学赶不上外界变化,对此,李彦梁强调“万变不离其宗”,并勉励在座同学:“你未来要做的工作可能现在根本不存在,所以要从兴趣着手,Stay hungry. Stay foolish (求知若饥,虚心若愚)。”

第一阶段讨论由长庚大学钟文宏教授主持,精彩讨论请看Youtube频道:

Session 2:基因检测市场大解析

康健基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王威霁经理

康健基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王威霁经理

康健基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王威霁经理以资讯的角度解析基因领域,他提到精准医疗时代,NGS 技术使人们能更简单、快速地取得全基因定序,也因而产生巨量资料,而生物资讯便是在临床、科研及患者之间扮演技术整合与沟通的桥梁,包含:协助医师善用这些定序资料来判断得病风险和癌症用药,以及协助医病两端解读基因定序的报告等。他进一步提到,生物资讯及大数据分析可被用来评估患病风险、个人药物平台(医生看患者的基因检测报告决定用药)、肠道菌与肥胖治疗的研究、医学美容及端粒体抗衰老领域等各种产业。

 

行动基因生技股份有限公司 黄一生物资讯研究员

行动基因生技股份有限公司 黄一生物资讯研究员

行动基因生技股份有限公司的黄一生物资讯研究员分享,无论是学生、学术界或产业界人士,都应具备五项特质来迎接精准医疗时代。第一,充实跨领域知识,因为一份精准医学报告需要具备生物相关知识(如癌症分子生物、遗传基因学等)及非生物相关知识(如资料科学、统计学、数据库整理等),才能顺利完成。第二,主动学习新知,因为产业变动太快、科技不断进步,因此要定期阅读相关研究论文及新闻、关注相关生技公司的动态。第三,提升口语表达能力,有些人虽然拥有很多知识,但不擅长表达,因此要训练自己的逻辑与口条,才能让同事或病患了解自己的想法。第四,培养良好的沟通技巧,可节省部门之间、医师与客户之间以及与主管沟通的时间。第五,则是学会妥协及时间管理,有些人会同时进行不同专案,所以一早来公司就要先规划时间分配,学会取舍,找出对公司最好的方案。他也提出目前产业界的一大挑战,就是资讯量庞大,需要大量人力来统整,因此 AI 人工智能是必然的趋势。

丽宝生医股份有限公司 辜琮祐经理

丽宝生医股份有限公司 辜琮祐经理

丽宝生医股份有限公司辜琮祐经理表示,未来健康产业将与基因检测、药物研发、大数据有着紧密的连结。全球精准医学产业可分上、中、下游,上游以检测试剂、定序仪器厂商为主,而原厂相当重于仪器、试剂及耗材的专利保护;中游以基因检测厂商为主,注重临床检验报告的品质及实验室认证;下游则主要为应用及服务端,又可分为 B2C(生技公司提供基因咨询给客户)、B2H(医院与公司合作)、B2B(生技基因公司互相合作)。辜经理也提到基因检测能帮助医师选择临床用药外,也能帮助国际药厂缩短药物开发时程,这些药厂会成立基因检测部门或委外检测,加速临床试验或临床前试验筛选不同生物标记(biomarker),可降低成本,也可增加临床试验的受测人数。这些基因检测公司可与国际药厂或临床试验受托机构(Contract Research Organization, CRO)合作,包括代检、开发药物、开发完药物绑定基因检测方式、未来治疗指引使用等,都是可行的合作方案。因此基因检测公司在未来将有庞大的市场效益。最后,目前基因检测以 NGS 技检测试剂为主,关于检测报告的实验方式、Panel 的选择、生物资讯分析、跟医师解释检测报告,将是自制试剂结合临床运用的重点。

创源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李中帆经理

创源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李中帆经理

创源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李中帆经理指出,由麻省理工学院于 1999 年共同发起的活氧计画,以人为中心,期望电脑科技能够像氧气一般围绕在你我身边,方便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因此,在这世代下,应推出精准医学的活氧计画。2015 年欧巴马总统所提出精准医学包含预防、诊断、治疗等三个领域,所以精准医疗的活氧计画不应只在疾病的治疗上,应在各个年龄层,有相对应的检测方式,进一步订定个人化健康管理。李经理更进一步指出,精准医学可从母胎观察、儿科疾病诊断、药物的伴随式诊断、非侵入性癌症诊断等落实,并结合科学资讯大数据,来提升整体医疗资源使用效率及个人有限资源,为个人及群体健康谋最大福祉。

谁,才是让你精力充沛的另一半 ? 第二阶段的讨论由北医李友专院长、张伟峤主任主持,请见精彩回顾影片:

Session 3 :检测平台与试剂开发

奎克生技光电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杨博钧

奎克生技光电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杨博钧

奎克生技光电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杨博钧提到,基因是储存生命密码的工具, 两股 DNA 共包含1GB的资料量,但要读取并分析其中的资讯并不容易,然而许多疾病是在 DNA 复制时出现错误所导致,因此快速解读与分析这些讯息便是基因检测平台供应商的开发重点。在临床应用上,全基因体定序虽然可看到更全面的资讯,但速度较慢、成本较高,而某些疾病不需要使用到全基因体定序,只要看几个特殊基因即可,这时就需要快速、精准且成本低的平台,让疾病检测与分析更有效率。其他检测技术如 qPCR 和微阵列芯片 (microarray) 虽然成本低、速度快,但一次只能侦测少数基因,因此开发出快速又能一次侦测多个基因位点的平台,才能让临床应用更加广泛。

莱富生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黄硕羿经理

莱富生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黄硕羿经理

莱富生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黄硕羿经理指出,2003 年人类基因图谱的解码是分子生物学的重大里程碑,提供医学界一个模板去比对病患和健康人的分子层次上的差异,而生技公司希望开发一个全方位的解决方案 (total solution),提供给前端的研究人员到终端的消费者。在药物基因体学的部分,可用 NGS 技术去检测患者是否具有某些基因突变,来找到合适的标靶药物;癌症治疗上,若患者身体虚弱,无法作组织切片或仅能做一次液态生物检体 (liquid biopsy),NGS 技术就相当重要,所需的资讯可在一次实验里完成。针对目前热门的液态生物检体 (liquid biopsy),是检测血液中的循环肿瘤细胞,由于其量稀少,因此敏感度 (sensitivity) 相当重要。

台湾罗氏医疗诊断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杜致明经

台湾罗氏医疗诊断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杜致明经理

台湾罗氏医疗诊断设备股份有限公司的杜致明经理,从个人化医疗 (personalized healthcare,PHC) 的观点,提到精准医学需要精准诊断, NGS 会蓬勃发展是运用在药物基因体学,可提升用药效率。现在许多研发都着重在伴随式诊断,未来生技公司可望发展到基因档案 (gene profiling),并提供临床决策给医师参考。在癌症治疗上,癌症免疫疗法依旧会是这几年的热门议题,混合不同的免疫疗法做治疗将是各大药厂未来的重点方向。他也补充,当前许多定序大厂着重在短时间内处理大量的基因资讯,但对临床应用而言,真正重要的是病人的需求、医师的需求、以及收集资料的最终目的,是追寻技术进步的过程中必须思考的课题。

均泰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张泊聪经理

均泰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张泊聪经理

均泰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张泊聪经理提到 NGS 技术可广泛应用于再生医学、癌症研究、农畜业育种、鉴识科学 (定序判读毛色、眼色等,目前还在开发中) 等领域,并在传统方法难以侦测的罕见疾病、医院内感染检测都能更有效率地分析出资讯。现在基因定序平台相当多元,而各大知名厂商也争相开发出成本更低、速度更快、更精准的检测平台。然而在平台开发的追逐战中,累积的资料量将会愈来愈可观,而成败的关键就在于后端的生物资讯分析与解读,因此跨领域的学习相当重要,张经理也鼓励生物资讯领域的学生可以往此方向深耕。

 

在综合讨论时间,由台大医院简颖秀教授主持,现场提问热烈,也可见各大定序厂商之间的精彩攻防,也能预见未来基因定序技术将会更经济实惠,累积的资料量也越发惊人,届时就需要解读与分析的专业生物资讯人才,协助临床医师更方便地运用基因检测报告,并帮助医病两端的沟通与连结,而这也是人工智能难以做到的地方。更多讨论内容请见完整影片:

NGS banner

©www.geneonline.news. All rights reserved. 基因线上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合作请联系:service@geneonlineasia.com

Share.
error: 注意: 右键复制内容已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