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官学合作迎来 NGS 给付,分子肿瘤委员会助力癌症精准治疗

0

由中华民国癌症医学会与台湾病理学会举办,并由国际各大药厂包含罗氏大药厂(Roche Pharmaceuticals)、罗氏医疗诊断(Roche Diagnostics)、阿斯特捷利康(AstraZeneca)、第一三共(Daiichi Sankyo)、基石药业(CStone)、杨森制药(Janssen)、诺华(Novartis)、辉瑞大药厂(Pfizer)等协办,一年一度的分子导向治疗(molecular guided treatment options,MGTO)研讨会在 8 月 12 日 至 13 日展开,一连二日的系列讲座,深入探讨次世代定序(Next-generation sequencing,NGS)如何为精准医学带来新路,然而该怎么从大量的定序资料中挖掘对临床治疗有意义的资讯,并从众多的选择中评估最有效的治疗策略,都已经变成现阶段主要的挑战。而分子肿瘤委员会(Molecular Tumor Board,MTB)的建立就是因着这样的需求,汇聚肿瘤医师、分子病理医师、生物资讯专家等各方专业人员,期望透过意见交流和经验分享,为不同病患拟定更精准、更个人化的治疗策略。

2022 MGTO 研讨会精彩回顾,MTB 树立癌症精准医疗新里程碑!

主办方中华民国癌症医学会 陈仁熙理事长(右二)、台湾病理学会 郑永铭理事长(右五)和与会讲者及贵宾合影

NGS 健保给付明年上路,MTB 汇聚讨论扮关键角色

健保署石崇良署长为本系列讲座开场中提到,由国家卫生研究院(National Health Research Institutes,NHRI)和罗氏大药厂(Roche)携手推动的“癌症精准医疗及生物数据库整合平台合作示范计画”所建立的生物数据库 ,透过政府与药厂的合作,依法合理收录病人的肿瘤基因资料,为未来的临床治疗提供重要参考,而其中又以精准检测与用药尤为关键。随着 NGS 将于明年第二季获纳健保给付,针对何种癌别或药物需要给付的议题,石署长表示将以阶段性的方式,优先纳入已有健保给付的药物,其次是现阶段健保未给付的药物,最后也会考量目前尚在临床试验,尚未取得药证但治疗选择性不多的适应症。

健保署石崇良署长为本系列讲座开场

石署长也强调目前健保署考量的几种要点,第一种是需要满足病人现阶段未被满足的治疗需求(unmet clinical needs),所以对于治疗选择性不多的癌种跟用药情境,将优先考量将这些检测跟药物纳入健保;第二种则是针对一些具有治疗突破性的项目,例如针对过往不治之症治疗的新药;第三种针对如“老药新用”的特殊情况,即过去当药物在申请药证的时候,并没有涵盖此种适应症,随着新研究发现该药物对新的适应症具有疗效时,将再度讨论扩充该药物的适应症。除此之外,在明年第二季 NGS 开始纳入健保给付之前,石署长也特地惠请台大医院杨志新院长作为召集人,在健保上路前召集各方专家进行充分的讨论。

致词的最后,石署长说明了条件式纳入给付(Conditional Listing)的制度,条件式纳入给付是因应健保资源的限制,依据临床需求的重要性或迫切性,阶段式的依照疾病或检测项目逐步纳入给付。就成果而言,去年只通过三个癌症药物,今年仅上半年就已通过 10 个药物,但目前部分的药物尚有一些不确定性,需要后续的临床追踪,此时就可以透过在各大医院陆续建立的 MTB 的交流平台,讨论与评估治疗与用药的成效。

参考荷兰经验,整合资讯为罕见癌症带来新希望

此届 MGTO Day,大会特别邀请来自荷兰癌症研究院(The Netherlands Cancer Institute)的Emile Voest 教授,分享荷兰医疗照护系统中两套独特的系统:Drug Access Protocol(DAP)和 Drug Rediscovery Protocol(DRUP)如何实现国家、药厂及病患三方的共赢局面(DAP 旨在搭建药物评估健保给付的桥梁,而 DRUP 则结合了篮型(basket trial)与伞型临床试验(umbrella trial),以涵盖所有药物的测试)。

Voest 教授于演讲中深入讨论在当前健康照护系统中,照护和研究之间存在的壁垒,并强调如何整合资料并结合临床照护与研究的重要性。Voest 教授认为理想的健康照护系统应该是学习型的,每次的治疗和每一位患者都应带来新的学习和启发。Voest 教授提出一些重要的关键:找出有效的癌症治疗药物和诊断工具、创新的临床试验和整合性的数据。同时,也需提高病患对药物的可取得性。

Voest 教授进一步提到,该计划不仅针对了解“分子导向相关治疗”的疗效,也着重于帮助病患获得具潜在疗效的已上市抗癌标靶药物。这些药物用于治疗患有基因组或蛋白质变异的特定病患。简单说明,在 DRUP 中,当病患无其他治疗选项时,会进行癌症基因检测,结果经 MTB 决策后,将协助癌症病患能使用到针对基因突变相对应的治疗用药。进入 DRUP 第二期试验的病患,若临床效益超过 16 周,后续药物费用将由保险给付,整合国家、药厂与病患三方的权益。

此外,试验资料可供后续研究使用,符合精准癌症治疗的理念,已帮助众多罕见癌症或带有罕见基因突变的病患,并提供大量数据,裨益未来新药开发与治疗方针建立。

此次学术分享提供深度的知识交流,对于未来的医学发展和病患照护均有重大意义。

 Emile Voest 教授线上分享当地实施精准医学的创新方法

不定肿瘤类型治疗的切入点:BRAF V600 变异与多癌种相关

不定肿瘤类型(Tumor-agnostic)治疗为一种只基于癌症的基因与分子特征,而不考虑癌症的类型或癌症在身体中的起始位置的新兴治疗策略。换句话说,此治疗的特性是使用相同的药物治疗所有具有药物所针对的基因突变(变化)或生物标记的癌症类型。

林口长庚医院的肿瘤专家吴教恩副教授提及,从 2017 年到 2022 年,美国食品药物管理局对于七种不定组织肿瘤药物的核准研究,他认为病患若对治疗有达到 30% 以上的反应率,尽管病例数量有限,FDA 还是很可能考虑将该治疗纳入核准。此外,他进一步解释化疗联合用药在治疗 BRAF V600 基因变异的多种癌症,如黑色素瘤、非小细胞肺癌和甲状腺未分化癌时,治疗效果的显著性。

分子肿瘤委员会,共拟癌症治疗策略

基因检测助破难题,泌尿上皮癌不再转移!

来自台大医院的郭哲铨泌尿道肿瘤专科医师,分享了一个应用基因检测成功挽救多次转移的泌尿上皮癌(Urothelial carcinoma)案例。 2020 年,患者被诊断为左肾盂和上 1/3 输尿管的局部进展型上皮癌,并于同年年底进行了机器人辅助的手术切除治疗。从当时起至 2023 年,他一共接受了三次辅助化疗免疫治疗。然而肿瘤依旧在 2022 与 2023 年两次转移,甚至侵犯到脊椎。

在传统治疗皆碰壁时,同年 1 月,患者借由 Foundation Medicine 进行血液检测,结果检出 FGFR3-TACC3 的融合型变异(fusion),在使用相应的标靶治疗后,背痛终于得到改善。综合该案例的临床治疗效果也印证了早前数篇相关的研究结果:FGFR 标靶抑制剂,在晚期泌尿上皮癌的治疗中显示出潜在的效果,特别是在 FGFR2/3 发生变异的情况下。

基因检测非万能,扭转乾坤还需专家共同努力!

尽管基因检测为治疗带来新路,但仍具有限制,以胆管癌为例,会中两位医师分别分享了不同的案例:

(1)嘉义长庚医院的血液肿瘤科官锋泽医师分享一个 84 岁男性案例,该患者带有慢性丙型肝炎相关的肝硬化(chronic hepatitis C related liver cirrhosis),于 2023 年 3 月接受了肝脏的 3D 腹腔镜手术,被诊断为肝内胆管癌(Intrahepatic cholangiocarcinoma),且肿瘤已侵犯膈肌,分期为四期,并于 2023 年 5 月开始接受化疗。患者于该月底接受基因检测,报告显示患者具有 RET C618S 位点突变与 MET 基因增幅等临床相关的基因变异。尽管目前已知的 RET MET 的抑制剂对于其他癌症有治疗效果,但其在肝内胆管癌患者中的临床效用仍处于未知。

官锋泽医师分享肝内胆管癌的检测与治疗方法

(2)奇美医院病理部长李健逢医师凭借的丰富的临床病理经验与对于 NGS 技术的掌握度,在台湾的精准医疗领域颇负盛名,会中则分享了另一种类型的胆管癌-小管型胆管癌(cholangiocarcinoma small duct type)的案例。透过基因检测,李部长详细说明 RET MET 变异对于该疾病标靶药物治疗反应的影响,同时也引用数篇文献的研究结果,并提出了值得专家会同讨论的方向。

李部长详细分享了 RET MET 变异对于该疾病的标靶药物的治疗的影响

肺癌临床病理结合 NGS 检测,共同提升治疗品质

中山医学大学附设医院胸腔肿瘤科主任陈焜结医师在会中分享,一位 38 岁的女性确诊为非小细胞肺癌并已转移至肝脏,经评估决定进行 NGS 检测。然而在等待检测结果时,病理报告已经先行完成,在确定诊断后,医师便先给予病人用药,并在两周后患者的咳嗽等症状得到减缓。在此之后,透过 NGS 检测结果与病理报告相互参照并据此持续用药三个月后,发现肺部与肝脏的肿瘤细胞体积明显缩小。

然而经过九个月之后,病人再度出现腹痛与疲累等症状,经检查下肺部并无异样,反而是肝脏再度出现肿瘤细胞。在进行组织切片之后,评估细胞数量足够后再度进行 NGS 检测,不过考量患者临床症状较为严重,仍决定先进行药物治疗,而病况在几个月后便明显好转。

因此值得留意的是,即便 NGS 检测能提供更精准的治疗,针对使用传统的治疗方法如果在时间上能更加缩短的话,也未必一定侷限于透过 NGS 检测的方式进行早期诊断与治疗,再者也需要考量每家医院的不同情况,制定合适的治疗策略。

接下来的演讲段落,吴教恩副教授则分享另一起肺癌案例,是一位 57 岁没有吸菸史的肺癌晚期男性患者,癌细胞已经转移至骨骼及肝脏并因骨骼疼痛而就诊,即便已经进行 NGS 检测,并已经尝试所有可选择的药物,包括化学治疗与仍在临床试验中的标靶药物,但疗效仍不甚理想。反复换药过程里,因 NGS 检测发现该患者具有 HER2 外显子 20 的插入(Insertion)变异,可以使用晚期肺癌的标靶药物进行治疗,最终治疗效果仍是有限。

此患者于疗程中接受液态切片(Liquid Biopsy)与脑脊髓液分析等检测,故临床检体需求量也因而提高,究竟以血液或组织切片进行 NGS 检测较为合适,仍需视病人个别情况而定。

总结而言,借由 MGTO 研讨会,政府代表与来自不同背景和专业领域的医学专家,有机会能同场交流当前肿瘤治疗的挑战与困境、促进跨领域的合作与知识共享。透过深入的讨论与交流,各方专家能够更好地理解彼此的观点和需求,并找到可能的解决方案和新的治疗途径,为大数据时代的精准医疗发展铺上新路。

(本报导由罗氏大药厂赞助,专文代码 M-TW-00004301)

©www.geneonline.news. All rights reserved. 基因线上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合作请联系:service@geneonlineasia.com

Share.
error: 注意: 右键复制内容已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