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為本!2023 亞太數位醫療核心精神落地!

0

在這個充滿挑戰與機會的時代,醫療領域正面臨前所未有的變革與突破。「以人為本」的理念在現代醫療中日益凸顯其重要性,醫學的始終是將患者的需求和福祉作為出發點。同時,數位科技的蓬勃發展也為醫療體系帶來了嶄新的可能性,使得現代化數位醫療逐步成為現實。

數位醫療作為當今醫學的核心精神,不僅融合了醫學與科技的力量,更彰顯了對於患者個體化關懷的承諾。透過智慧化的醫療系統和資料分析技術,醫護人員能夠更準確地掌握患者的健康狀況,提供更加個人化的治療方案,實現精準醫療的目標。同時,數位科技也促進了醫療資源的充分整合和共享,加速了醫學研究的進展,為解決複雜疾病帶來新的希望。

2023 亞太生物科技大展(基因線上國際版)

奠基健保系統,石崇良署長為數位醫療的發展指路!

本次數位醫療論壇,健保署長石崇良以台灣健保系統為出發點,點出三大應用與八大轉型,承續 2022 年度行政院生技產業策略諮議委員會議(BTC) 的討論重點,梳理生物資料的可信度(Bio Reliancy)、生物資料轉型與生物資通訊的施政方針。將智慧醫療應用區分成醫療研究與產品製造、智慧醫院與遠距醫療(Telemedicine)。

近三年有多家醫院,包含台大、榮總、北醫、長庚、遠東與國泰等,皆運用健保資料,分別針對不同疾病建立人工智慧系統,成功應用在臨床醫療服務,呈現百家爭鳴的盛世,最有名的如台大醫院開發了全世界第一個胰臟癌辨識系統,而北醫針對肺部電腦斷層影像資料建立的 Deep-Lung 系統、榮總利用磁振造影資料訓練的腦癌轉移監測系統、長庚胸部 X 光自動辨識新冠肺炎,遠東的鼻咽癌人工智慧辨識系統等。

遠端醫療的使用率乘著新冠疫情視訊門診的浪潮持續增加,以皮膚科(328.1%)、眼科(540.5%)與耳鼻喉科(501.1%)名列前三。而國家 e 化處方平台(ePrescription Platform)的加持之下,透過 QR 碼一條龍,串起醫院、藥局與患者的用藥系統,大幅簡化流程,提升醫病便利性。

全球與亞太地區的數位醫療脈動!

勤業眾信(Deloitte)顧問合夥人 David Xie 根據統計資料,展示現階段市場是一個對數位轉型與數位醫療非常有利的環境,例如 Roche 與 Flatiron 等知名大廠都將資料視為新興的醫療照護貨幣,醫療人員與病患也普遍具有數位概念與行為,而資料交換平台的基礎設施也日漸完備,加上政府的大力支持,為推動智慧醫療發展奠定良好基礎。

David 指出,數位醫療提升了醫療資源的品質和精準度,也讓民眾更容易獲得醫療服務,降低成本減少浪費,實現了近年精準醫療的核心精神。憑藉多種先進技術,數位醫療徹底改變了患者的就醫體驗與疾病治療效果,從數位研發、虛擬醫療、患者資料整合,提供前所未見的治療洞見。

全球高齡人口持續增加,亞太地區統計數據顯示,直至 2040 年,超過 65 歲的人口比例以新加玻的 29.1% 居冠、其次是泰國 26.2%,緊追其後的則是越南的 16.3%,而泰國因較低的國內生產毛額造成醫療資源有限,因此更應該使用數位醫療科技,促進醫療資源的有效利用。東南亞國家自 1990 年來,慢性或文明疾病的比例大幅增加,直逼如日本等已開發國家,慢性疾病之中,糖尿病成為亞太地區的主要負擔,印度與馬來西亞尤為嚴重。因應此趨勢,許多廠商的智慧醫療服務應運而生,早期治療與診斷、線上顧問系統、醫療人員進修平台與破壞式創新(Disruptive innovation)的醫療模式等,提升亞太地區醫療品質,整合多方資源串接完整生態系統。

史丹佛專家強調教育與政策在醫療系統的重要性

史丹佛生物創新拜耳中心(Stanford Byers Center for Biodesign,SBCB)Josh Makower 主任根據中心的調查指出,有高達七成的專家受訪者表示傳統 CED(Coverage with Evidence Development)無法滿足臨床需求,主因由於需要進行長期的臨床試驗或資料收集,這可能導致新技術的使用受限或被延遲。此外,由於試驗的時間和成本,對於部分健保機構和醫療機構而言可能負擔較大,因此。因此 SBCB 提出了醫療政策創新流程(Medicare Coverage with Innovative Technology,MCIT),透過問題的定義與拆解,重新排列重要性順序,找到據資料洞見的可行性方向,大幅簡化流程。創新技術醫療照護給付始於 2020 年,SBCB 自命為創新者的角色,建立了史丹佛生物創新政策計畫(Stanford Biodesign Policy Program),扮演了凝聚政府、業界對於創新醫療技術與設備的支持力量,提供一個更友善的創新環境。

在數位醫療的推動下,我們正見證醫療體系不斷演進與進步。然而,這不僅僅是技術的革新,更是一種對於人性的關愛與尊重。在未來的征途中,我們將持續秉承「以人為本」的核心價值,努力實現數位醫療的全面應用,為每一位患者帶來更健康的生活品質。


延伸閱讀:2023 亞洲生技大展盛大揭幕,經濟部專館展示創新技術成果

參考資料:
1.https://www.nhi.gov.tw/Content_List.aspx?n=4ECCECAD2500FA7B&topn=5FE8C9FEAE863B46

2.https://www.nhi.gov.tw/News_Content.aspx?n=FC05EB85BD57C709&s=2F19600AE5D1C528

3.https://www2.deloitte.com/tw/tc/pages/life-sciences-and-healthcare/articles/rp20230706-global-life-sciences-outlook.html

4.https://www2.deloitte.com/tw/tc/pages/life-sciences-and-healthcare/articles/rp230418-2023-healthcare-outlook.html

5.https://biodesign.stanford.edu/our-impact/stories/new-biodesign-policy-program-research-explores.html

6.https://www.cms.gov/medicare-coverage-database/view/medicare-coverage-document.aspx?MCDId=27

©www.geneonline.news. All rights reserved. 基因線上版權所有 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合作請聯繫:service@geneonlineasia.com

Share.
error: 注意: 右鍵複製內容已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