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医疗,大数据》 ── 专访北医大医学科技学院院长 李友专教授

0

近年来,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I)已成为各大领域的当红议题,尤其在医疗应用更是备受瞩目,诸如 IT大厂鸿海、台积电、Google、Apple、亚马逊等皆跨入医疗领域,可见 AI 与医疗的结合势在必行。然而,当 AI 与医疗的结合遍地开花时,外界也掀起不少疑问:AI 会取代医生吗 ? 什么是医疗 AI ? AlphaGo 击败棋王,就代表它也能进军医疗吗 ? 基因线上再度访谈台北医学大学医学科技学院院长 李友专教授,深度剖析在 AI 时代,医疗应用当前的进展、带来的益处与挑战,以及台湾在此领域的优势及未来展望,并一一破解大众对 AI 的迷思 。

医疗与AI如何结合?

AI可以应用于医疗数据分析,以及不同阶段的医疗照护协助。在医疗数据分析部分,依照资料特性可大致分为四种:
1. 编码资料(coded data):知识含量最多,且经过编码,最容易使用。台湾因为健保制度与电子病历普及,相关资料皆已经过标准编码,为世界少有又好用的大数据分析基础。

2. 影像资料(images & videos data):近年来,AI 影像分析相当热门,台湾因为健保给付降低医疗检验成本,因此每人平均产生医检影像资料相对其他国家多,十分有利于深度分析。因为在 AI 时代,讲求单一人次的资料量累积,而非总体数量。医疗大数据的真谛是针对同一主体(subject)进行多纬度、多次或长期观察才能真正深入分析,“台湾的医疗资料正是这种,而且收集了 20 年,这就是优势。”李院长说。

3. 自由文字(free text):即人类的语言、论述方式及书写内容,包含语意(semantics)和句法(syntactic),还有前、后文的内容(content)与文本(textual)问题。随着自然语言处理(natural language processing, NLP)技术的进步,诸如 Siri、Alexa、Google Home 及 Apple 将推出的 HomePod,大致上都能简单解读人类需求,其中,运用在医疗领域的经典代表,就是 IBM 的 Watson for Oncology ,已进化到能帮人类读书。

4. 生理讯号资料(biosignal data):包括心跳、血压、呼吸等资料。凭借著各种穿戴装置与物联网的蓬勃发展,已可以做到长时间持续性地量测蒐集,而随之产生的大量资料,需要依靠AI 才能有效率地分析,这正是所谓的AIoT: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nd Internet of Thing,人工智能和物联网结合的应用。

此外,从医疗照护的阶段来谈。在预防阶段,导入 AI 能做到精准预测,协助精准预防。例如预防针的施打,多是不分对象,无差异性的施打,经常造成资源浪费,甚至效益还不一定超过副作用。

在急性医疗照护阶段,医师经常受限于过往训练的“只看疾病不看个人”, 但医疗照护还需要依据年龄、性别及个体差异化等因素综合评估,不能只用通则性的数字作为统一参考标准,如十岁女童或八十岁男性长者应该适用不同的标准参考值,但为何至今仍未见改善 ?李院长表示“因为不同年龄性别的标准值,再加上个体差异化后的正常参考值计算相当复杂,人脑无法直接处理,所以需要 AI 辅助”。又例如遭逢重大意外或重症的长期昏迷,许多家属都在等待奇蹟,但若奇蹟没发生,不仅折磨病人及家属身心,也消耗过多社会资源。AI 可以在此时提供客观且理性的预测分析,让医生与家属评估后续治疗照护方式。而在长期照护部分,像是慢性疾病或长期失能的照护,AI能够帮助长期与远端监控追踪。

李院长也分享北医团队深耕 AI 的方向和进展:

减少处方错误

以台湾来说,平均一年有三亿六千万张处方签,其中有 5% 处方错误,包含诊断或用药的错打、漏打或多打。这些错误衍生的问题大部分不严重,但有 1%(即 18 万人)可能会致死或造成重大伤害;美国也有数据显示,随着医学进步,医疗错误致死率不降反升,这是全球急需解决的重要课题。北医团队深耕处方错误侦测已有六年,运用机率模型分析七亿多笔处方,找出疾病和药物的关联性,并透过增强学习(reinforcement learning)蒐集临床医生调整处方的行为提高预测率。目前已完成 5、6 万笔临床验证,也正持续扩大中。

睡眠预测

现代人压力大,失眠变成常见的问题。“通常你以为自己不会失眠,当天晚上就失眠了”李院长说。“一般的睡眠品质监测都是隔天才告诉你前晚睡得如何,但前晚的睡眠已成既定事实,事后知道分析结果似乎于事无补”,北医团队的目标是做到事前告知,根据过去资料、当日的身心压力与活动状况来预测当日睡眠品质,提前给予适当建议,在睡前先做改善。

重症早期侦测

关于重大疾病预测,北医团队目前根据病人过去三年的看诊资料(不含抽血检察、影像或用药),加上性别、年龄资料,能够准确预测一年内是否罹患特定疾病。“目前我们做的是肝癌,预测率可以到 85%,本以为这件事 too good to be true,但后来发现其实都有迹可循,例如一位有慢性肝炎的病人,得到肝癌的机率也比较大,光看诊断资料就很有用,我们希望能用此模型来做早期预测,早点改变可能致病的行为,达到早期预防”李院长说。

延伸阅读: 未来疾病检测,AI 技高一筹?

Technology and network concept

破解 AI 的迷思:

医生恐失业 ? 其实 AI 并非万能

提及 AI 在医疗应用,经典代表非 IBM 的 Watson 莫属,然而,Watson 会取代医生吗 ? 对此,李院长表示,Watson 主要功能不是用在诊断,而是针对癌症治疗提供建议,目前仅限于几种特定癌症。“Watson 是个认真读书的AI,一切按照医学文献分析,不像人类有自我意识和创新思考。它是个可靠的帮手,但不是什么病都能治好的神医。若已是癌症后期,没有相关临床试验的文献可以参考分析,这时就非常需要仰赖主治医师的经验。”李院长说,Watson 也在成长中,逐渐增加不同癌种与复发的建议。

因为了解 Watson 的特性,北医目前把它列为肿瘤讨论会(tumor board)的顾问,至今已分析过约300 件案例,提出的建议与医师相去不远,偶尔会出现意想不到的见解,且经专家查证后也发现的确如此,进而调整治疗方向。至于外界好奇 Watson 能否学习人类医师的行为,未来进而做到诊断,李院长认为:“或许可学到表面,但 Watson 基本上是 NLP,不是类神经网络或深度学习,说 AI 会取代人类医师,言之过早。”

此外,Watson也会将癌症基因检测列入考量,在必要时提醒医师该病患是否有做基因检测、结果为何等等,帮助医师据此评估治疗方向是否需要调整,相当人性化,也对实现精准医疗有所助益。

机器人即将一统天下 ?!

提到机器人,李院长指出,电影上常见到跟人类几乎无差别的“智慧型”机器人,目前还无法在真实世界彻底实现。现阶段医疗照护领域的机器人仅止于聊天、拍照等慰藉、陪伴功能,还无法与真正的医疗行为产生连结。不过,这些聊天机器人已进化到可以学习人类与长辈聊天的模式,在某些时刻代理回复长辈讯息;此外,针对陪伴与慰藉,机器人比起宠物,具有可以与人对话的优势,因此“机械宠物”不失为未来陪伴高龄者的好选择。

何谓真正的医疗 AI ? AlphaGo 算吗 ?

李院长提到,他常常问学生或听众:“假设电脑告诉我,这名病人对盘尼西林过敏,你确定要开这个药给他吗? 这样算不算 AI ? 当然算,因为 AI 本来就是定义为只要机器表现出类似人类的智慧行为,就是 AI。”李院长感慨的说,过去两度 AI 热潮,导致外界过度乐观,或把 AI 和物理性机器人混为一谈,加上电影也将 AI 神化,为此李院长曾撰写〈第三次 AI 寒冬?〉一文传递正确概念,呼吁大众不要重蹈覆辙。AlphaGo 的原理是透过游戏大量学习,记取各种成功与失败经验并持续修正到不败为止,但若用于真实医疗,不同人对于同样治疗的反应其实不一样,不可能大量用病人尝试各种不同的治疗。“所以不是 AlphaGo 打败棋王就能用于医疗,况且医疗常常没有正确答案,用某治疗方法让病人多活十年,一定是最好的做法吗 ? 其实没有定论。”

最后,李院长提到:“李开复说 AI 是大国才能玩的。因为在急性与重症部分,需要投入大量资金研发高阶仪器。美国现正尝试用 AI 判断医学影像资料,那样的大型机器动辄百亿、千亿,台湾很难与之抗衡。若真的要竞争,选题就是关键。”李院长建议台湾应该着重在预防(prevention)及预后(prognosis)阶段。“现在光是急性照护就要六千亿的预算,长照只有两百亿根本不够,所以一开始就要‘把钱花在刀口上’,台湾健保系统之所以能成为世界典范,是因为一开始就用 IT 的架构设计。长照系统也应该奠基在 IT 加上 AI 的架构来设计,否则等于把两百亿丢到水里”。李院长强调,只有良好的资讯系统架构才能让有限的资源发挥最大效益,这或许是台湾未来脱颖而出的机会。

延伸阅读:人工智能在健康产业的应用:先找到最好的问题!

采访、撰文 / 基因线上总编辑 Thomas Huang 、编辑主任 Jane Lee

©www.geneonline.news. All rights reserved. 基因线上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合作请联系:service@geneonlineasia.com</em>

Share.
error: 注意: 右键复制内容已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