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VID-19 造成儿童发炎并发症,MIS-C 常见症状与成因?

0

随着儿童新冠染疫人数累积,陆续出现儿童多系统发炎症候群(Multisystem inflammatory syndrome in children,简称 MIS-C)现象,好发于 5-13 岁儿童。目前医学上对于 MIS-C 成因仍不清楚,只知道许多确诊者曾感染 COVID-19,或曾与 COVID-19 患者接触过。截至 8 月 1 日止,全美共累计 8,798 名 MIS-C 患者,71 名重症死亡。

根据台湾疾病管制局分析今年 5 月为止儿童确诊数据,MIS-C 个案发生率为 10 万分之 8,但随着染疫人数增加与观察期拉长,发生率预计会再上升。

2021 精选,10 大 FDA 核准药物案件(基因线上国际版)

MIS-C 常见症状与高危险族群

儿童 MIS-C 最主要判断症状为感染 COVID-19 6 周内,持续 38.5 度 C 以上高烧 ,若再合并以下任一症状则需密切留意就诊:

  1. 腹痛
  2. 眼睛充血
  3. 腹泻
  4. 头晕与低血压迹象
  5. 皮肤出疹
  6. 呕吐

根据美国 CDC 统计确诊族裔分布方面,美国 MIS-C 确诊者最高比例族群为白人,其次是黑人与西班牙/拉丁裔。而下图中也可看出 2020 年初以来随着新冠疫情升温与趋缓,MIS-C 确诊人数也呈现类似变化趋势。

Source: US CDC

COVID-19 造成的表观遗传修饰所致?

尽管目前 COVID-19 导致儿童 MIS-C 的成因仍未全盘了解,不过日前一项由西班牙 Josep Carreras Leukaemia Research Institute 团队发布研究,发现因感染 COVID-19 造成细胞表观遗传修饰变化,是提高儿童确诊 MIS-C 机率的成因。

该研究指出新冠病毒感染人体后导致的基因变异,展现在淋巴细胞 T 细胞、自然杀手细胞的活化现象上,同样的现象也可以在儿童常见病毒感染后并发症川崎氏症患者体内发现。研究团队将这组因新冠病毒带来的表观遗传定义为“EPIMISC”,共涵盖 33 处甲基化修饰位点。

这些发现确认了儿童 MIS-C、川崎氏症都是由于儿童免疫系统对病毒过度反应,造成感染后的发炎并发症(inflammatory post-infectious complications)。因此在治疗策略上,需与初始感染病毒时需要采取不同途径,研究团队进一步提出调控发炎介质基因 CUL2 可以借由抑制过度发炎反应,达到减缓 MIS-C 作用。

现有治疗与疫苗预防策略

MIS-C 目前最主要治疗方式是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intravenous immune globulin, IVIG)与糖皮质激素(glucocorticoid)治疗。对于轻症者多单独采取 IVIG,若是接受 IVIG 仍持续高烧者则建议加上糖皮质激素治疗。

对于可接种新冠疫苗族群而言,施打疫苗仍是最有效的预防策略。今年年初美国 CDC 公布数据显示,接种 2 剂辉瑞(Pfizer)-BioNtech 疫苗在 12-18 岁族群的 MIS-C 感染率有效降低 91%,除此重症 MIS-C 病例中患者均未接种疫苗。随着新冠疫苗核准接种年龄层降低,也带来更有效预防 MIS-C 等严重并发症的方法。

目前台湾已核准 6 个月以上幼儿接种莫德纳(Moderna)疫苗,两剂之间需间隔 4-8 星期。另外辉瑞疫苗也于 8 月 1 日通过紧急使用授权,用于 6 个月以上儿童,但施打间隔仍有待卫福部传染病防治咨询会预防接种组(ACIP)研拟。

延伸阅读:6 个月以上的婴幼儿可打新冠疫苗!美 FDA 准莫德纳(Moderna)与 Pfizer/BioNTech 两大儿童新冠疫苗

参考资料:
1. https://www.cdc.gov/mis/mis-c.html
2. https://www.news-medical.net/news/20220627/Researchers-identify-an-epigenetic-signature-associated-to-the-development-of-MIS-C-after-COVID-19.aspx
3. https://www.cdc.gov/mmwr/volumes/71/wr/mm7102e1.htm

©www.geneonline.news. All rights reserved. 基因线上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合作请联系:service@geneonlineasia.com

Share.
error: 注意: 右键复制内容已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