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固醇对发炎性肠道疾病没效,念珠菌惹的祸?

0

全美约有 310 万人口患有发炎性肠道疾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 IBD),IBD 是由于消化道慢性发炎所导致,主要可以分为克隆氏症(Crohn’s disease)以及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主要好发于 15-40 岁年龄层。

近期威尔康奈尔医学院(Weill Cornell Medicine)团队发表研究,指出肠道中的特定白色念珠菌(Candida albicans)会透过诱发宿主免疫系统的促发炎反应,而由于服用抑制免疫力药物(如类固醇)会引发念珠菌增生,代表在这些白色念珠菌生长的条件下,以类固醇治疗 IBD 将失效;研究发布于《Nature》期刊。

皮肤微生物能成为医美产业的未来新星?(基因线上国际版)

个体间念珠菌菌相差异大

念珠菌是人体肠胃道与泌尿道常见的共生酵母菌,女性阴道感染即与念珠菌增生数量过多有关。患有 IBD 的人肠道内念珠菌比例相当高,但个体间的微生物菌相、以及表现出的 IBD 症状差异很大。

为了了解不同菌种与症状之间关联,此研究将微生物菌丛进行基因定序,结果发现严重 IBD 者体内的念珠菌菌种有个共同特性:都会分泌 candidalysin 毒素, candidalysin 则会破坏宿主的免疫系统功能。

Candidalysin 攻击巨噬细胞,诱发细胞因子风暴

这些白色念珠菌分泌 candidalysin 会使异常的巨噬细胞大量分泌促发炎激素 IL-1β,导致宿主引起细胞因子风暴,不仅如此白色念珠菌也会诱导辅助型 T 细胞、嗜中性球增生,这些都是产生发炎反应得因素。相反的,研究团队阻断 IL-1β 讯息传导途径后,实验小鼠的肠胃发炎情形便缓解了。

研究团队下一步会针对白色念珠菌与个别患者的 IBD 症状确立关联性,确立白色念珠菌分泌物与宿主免疫功能之间的关联后,未来可以作为个人化标靶治疗 IBD 的方法。

延伸阅读:肠道微生物新发现:自闭症与肠道发炎有关?CRISPR “集体编辑”微生物基因组

参考资料:
1.  https://news.weill.cornell.edu/news/2022/03/toxin-producing-yeast-strains-in-gut-fuel-ibd
2. Nature, 2022;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86-022-04502-w

©www.geneonline.news. All rights reserved. 基因线上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合作请联系:service@geneonlineasia.com

Share.
error: 注意: 右键复制内容已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