顛覆過去理解!即使缺乏催產素受體,草原田鼠仍能配對並哺育後代

0

長久以來,催產素(oxytocin)都被認為對形成社會紐帶來說至關重要,但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UC San Francisco)和史丹佛醫學院(Stanford Medicine)科學家發現,有著「愛情荷爾蒙」之稱的催產素可能並非如原先所想的這麼關鍵,至少在配對關係和養育子女的生物學基礎上,一切並非全由催產素受體(OXTR)決定。

缺乏催產素受體的草原田鼠仍能配對哺乳

草原田鼠(prairie voles)是少數終身一夫一妻制的哺乳動物,也經常被用來研究與社會紐帶相關的生物學特性,1990 年代於草原田鼠的研究就發現,使用阻止催產素與受體結合的藥物會使田鼠無法形成配對,這也形成催產素對形成依戀與配對關係來說至關重要的想法。

出於對催產素作用的共同興趣,精神病學家 Devanand Manoli 和神經生物學家 Nirao Shah 自 2007 年以來就合作針對催產素在生物學和社會依戀上的作用進行研究,在《Neuron》新研究中,透過用 CRISPR 生成缺乏催產素受體的草原田鼠,兩人也得以確認催產素與受體結合的過程在配對和養育子女中實際扮演的角色。

催產素一直被認為對於父母照顧、排乳和分娩至關重要,然而研究人員發現,即使在缺乏催產素受體的情況下,突變的草原田鼠也仍表現出相同的一夫一妻制、依戀和養育行為。不僅如此,缺乏受體的雌性草原田鼠也完全能夠像一般田鼠一樣,在相同時間範圍內以正常方式分娩,儘管奶水產量較少,其中許多也還是能為幼崽提供哺乳。

從研究結果來看,研究人員認為催產素雖然可能對分娩和哺乳產生影響,但作用比過去所認為的更加微妙,更傾向只是複雜遺傳程序中的一部分。這項結果同時也有助揭開催產素在分娩中實際作用的一些謎團:儘管催產素經常被用於流產,但反過來透過阻斷活性來預防早產時,效果並不比其他停止子宮收縮的方法更好。

介導依戀和配對行為的關鍵途徑仍有待探索

自閉症、思覺失調症等精神疾病會影響一個人建立或維持社會關係的能力,過去十年間,許多臨床試驗都希望透過催產素來解決相關問題,但多數結果都喜憂參半,並未指向能明確改進的途徑。研究人員認為,這項研究顯示目前使用的單一途徑模型過於簡單化了,有鑑於依戀對多數社會物種永存的重要性,存在其他遺傳途徑或機制影響的可能性也並不奇怪。

Manoli 認為,這項研究已為科學家指出一條新的研究方向,只要能找到介導依戀和配對行為的關鍵途徑,或許就能發現適合使用藥物治療的目標,來緩解相關精神疾病的症狀,改善那些受影響人們建立社會關係的能力。

延伸閱讀:揭開大腦可塑性的神秘面紗!美研究揭腦內催產素(Oxytocin )濃度整合新舊神經元

參考資料:
1. Neuron, 2023,https://www.cell.com/neuron/fulltext/S0896-6273(22)01084-4
2. https://www.ucsf.edu/news/2023/01/424656/fresh-questions-about-oxytocin-love-hormone-behind-pair-bonding

©www.geneonline.news. All rights reserved. 基因線上版權所有 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合作請聯繫:service@geneonlineasia.com

Share.
error: 注意: 右鍵複製內容已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