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保署指出,目前針對急性缺血性腦中風患者所使用的血栓溶解劑,如 rt-PA 藥品 Actilyse,原規定僅允許在病發後的 3 小時內使用。然而,社團法人台灣腦中風學會在參考國際研究和臨床指引後,為了更有效地把握腦部再灌流的黃金治療期,並改善患者的長期預後,向健保署建議放寬這一給付規定。因此,健保署在 112 年的 8 月和 9 月分別召開了藥物給付項目共同擬訂會議和醫療服務給付項目共同擬訂會議,決定將 rt-PA 藥品和急性缺血性腦中風處置費的注射時間由原來的「3 小時內」延長至「4.5 小時內」。這一修訂將於 112 年 10 月 1 日起生效,旨在有效地降低患者的死亡率和失能程度,並促進其身體功能的恢復。預計這項調整,每年將增加 1,600 人受益,涉及預算約為 6900 萬點。
2023國際醫療保健週:展現香港生物醫藥產業的新興能力(基因線上國際版)什麼是腦中風?
健保署石崇良署長也特別為大眾解釋腦中風,並強調其黃金時間治療的重要性。當大腦部分區域的血液供應受到阻斷,腦細胞會在短短幾分鐘內因缺氧而開始死亡,導致中風的發生。中風的後果取決於其在大腦內的具體位置和受影響區域的規模,可能會引發持久的腦功能損傷、長期殘疾,甚至致命。根據健保統計,從 109 年至 111 年約有 4 萬人因急性缺血性腦中風而住院。及早介入治療不僅能大幅改善病人的預後,也能減輕家庭的經濟和照護壓力。
中風主要有三種類型:缺血性中風(Ischemic stroke)、出血性中風(Hemorrhagic stroke)和短暫性缺血發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 TIA)。其中,缺血性中風通常是由血栓或其他異物阻塞大腦血管引發的,佔全球中風案例的約 71%,是最常見的中風類型。而出血性中風則是由於大腦內或其周邊血管的出血造成,其中高血壓和動脈瘤是主要的風險因素,這類中風也被稱為「腦出血」或「腦溢血」。
短暫性缺血發作,俗稱「小中風」,一般由血栓觸發,通常不會造成永久性的腦損傷。然而,研究指出,超過三分之一的短暫性缺血發作患者在未經治療的情況下,會在 1 年內發生嚴重的中風。更令人擔憂的是,多達 10% 至 15% 的患者會在 TIA 後的 3 個月內會發生嚴重中風。因此,TIA 應被視為未來中風的重要預警,需要被高度重視。
延伸閱讀:腦中風新解方:藥技中心將間質幹細胞培養技術轉移給宣捷幹細胞生技參考資料:
1.https://www.nhi.gov.tw/News_Content.aspx?n=FC05EB85BD57C709&sms=587F1A3D9A03E2AD&s=8163EA9F417C2E2F
2.https://www.stroke.org.tw/GoWeb2/include/index.php
3.https://stroke.org.tw/GoWeb2/include/pdf/guideline_z03.pdf
©www.geneonline.news. All rights reserved. 基因線上版權所有 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合作請聯繫:[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