忧郁症遗传罗生门? 多基因关联性研究是解答?

0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球超过 3 亿的人口罹患忧郁症,致病成因包括社会压力、心理创伤、神经失调等。由于精神疾病引起的社会事件层出不穷,人们越发重视心理健康的问题,然而,忧郁症属于复杂型精神疾病,临床研究已从心理诊断拓展到分子遗传学领域,科学家致力深耕分子遗传学与忧郁症的机转与关联性研究。

近期,科罗拉多大学博尔德分校的研究团队公布其历史上最大和最全面的历史性忧郁症候选基因研究,他们蒐集世界各地约 62 万人的个人生活习惯及遗传史数据,并透过早期研究筛选出和忧郁症相关的 18 个候选基因进行比对,试图找出较贴近忧郁症遗传的基因,但结果出人意料,与随机选择的基因无关。此篇研究刊登于《American Journal of Psychiatry》。

该研究团队首先透过英国生物银行、23andMe 和精神病学基因组学联盟收集个人的遗传和调查数据,然后从众多以忧郁症为重点的研究中,挑选出 18 个至少出现过 10 次的基因。例如,患者受到早期创伤时,会大量表现 SLC6A4 基因,它参与神经化学血清素的转运;参与神经形成和神经传递物质多巴胺调节的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 BDNF)相关的基因。

接着,他们将忧郁症的样本基因及随机个体选择的基因与候选基因进行分析比对后,然后发现呈现假阳性。以此论证,并不支持早期筛选的候选基因和忧郁症遗传基因有正相关的假设,换言之,候选基因本身是有瑕疵的。多篇研究显示与忧郁症相关的基因可能有上千个,不单单只是与候选基因比对就可以断定。

“忧郁症是由许多因素综合产生的疾病。此研究结果不代表忧郁症没有遗传的可能性,而是建议改变忧郁症相关基因关联性的研究方向”该研究的资深作者 Matthew Keller 说道。该研究的第一个作者 Richard Border 也表示,任何用单一基因或少数与忧郁症相关基因评估多重因素的精神疾病注定不可行的。

该研究团队最后也表示,不意味着应该停止对忧郁症遗传基础的研究。相反,科学家应该承认忧郁症的遗传结构比以前想像的更复杂。尽管尚未完全解开忧郁症遗传的谜底,应该以现有基因定序技术为基础,进一步了解与疾病相关的数千种基因及其交互作用,并且能提出更准确的“多基因评分”(Polygenic Risk Scores)来预测风险,进而推动忧郁症药物开发的发展,同时降低疾病诱发的风险。

延伸阅读:挥别《美国狙击手》噩梦 Myriad 联手 VA 开发忧郁症基因检测

资料来源:
1. American Journal of Psychiatry, 2019; appi.ajp.2018.1 DOI: 10.1176/appi.ajp.2018.18070881
2. https://www.colorado.edu/today/2019/04/02/do-depression-genes-exist-its-not-so-simple-new-study-concludes

©www.geneonline.news. All rights reserved. 基因线上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合作请联系:service@geneonlineasia.com

Share.
error: 注意: 右键复制内容已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