驚!EB 病毒再活化可能與長新冠有關!

0

長新冠(long COVID),亦名 COVID-19 急性期後的綜合症狀 (Post-acute COVID-19 syndrome, PASC) ,或名慢性 COVID 症後群(​​chronic COVID syndrome ,CCS)。近年來,由於新冠病毒(COVID-19)疫情稍歇,各國已逐漸邁入與病毒共存的階段,然而仍有許多人罹患新冠病毒後而出現許多後遺症,例如長新冠、MIS-C、兒童腦炎等仍讓專家們孜孜不倦的尋找相關解決方案。對於造成各後遺症的可能原因,亦是許多專家想了解的。

FDA 建議針對 Omicron 設計改良疫苗,輝瑞和賽諾菲追加劑新發展(基因線上國際版)

長新冠常常發生在罹患亞急症、輕症、重症新冠病毒感染病人族群。其常見的症狀有倦怠、腦霧、睡眠障礙、關節痛、咽喉炎、肌肉發炎、頭痛、發燒、腸胃道症狀、腸胃道症狀及皮膚疹等症狀。因容易造成病人在後續生活品質上的影響,是目前許多新冠研究著重調查的焦點之一。

EBV 到底是什麼?

EB 病毒 (Epstein Barr Virus, EBV),屬於​​野生型人類皰疹病毒家族,是常見的病毒之一且幾乎 90-95% 的成人都感染過。該病毒主要通過唾液傳播,然而經性行為傳染、移植或含淋巴細胞的血液製品所造成的感染也已被證實。EBV 是傳染性單核細胞增多症(IM)的原因,也與伯基特氏淋巴瘤 (Burkitt’s lymphoma) 和鼻咽癌 (nasopharyngeal carcinoma) 有關。而最近幾項研究顯示,EBV 的再活化可能與長新冠有關聯。

Epstein-Barr virus life cycle. Image Credit: Designua / Shutterstock

長新冠與 EBV 再活化相關

Gold 等人於 2021 年發表一篇關於長新冠流行率與 EBV 再活化的關聯性報告。主要從隨機挑選的 185 位罹患新冠病毒的病人群中,觀察長新冠的盛行率,同時在其中研究與 EBV 再活化的關聯性 ,最後共納入 68 位病人進行最後分析。

在最後納入分析的 68 位病人中,試驗共將其分為四組,主要研究組分為  ⸢長期長新冠組(long term long COVID group)⸥  共 30 位病人,需再納入試驗前至少 90 天前確診新冠病毒且後續出現長新冠症狀,以及 ⸢長期控制組(long-term control group)⸥ 共 20 位病人,則是同樣確診新冠病毒,但無長新冠症狀。而次要研究組亦分為兩組, ⸢短期長新冠組(short term long COVID group)⸥  再活化則是須於納入試驗前 21-90 天內確診新冠,且出現長新冠症狀,共 9 位病人;以及 ⸢短期長新冠組(short term long COVID group)⸥  與前組同條件確診條件,但無長新冠症狀,共 9 位病人。

研究顯示,在 185 位病人中共 56 位病人(56/185,30.3%)罹患長新冠,其中包含 4 位診斷出無症狀新冠在後面才衍生長新冠症狀的病人。我們更發現 30 位長新冠病人中共 20 位(66.7%)相較於 20 位控制組中長新冠的 2 位病人(10%)因驗出​​ EBV EA-D IgG 或 EBV VCA IgM 呈陽性反應而確認 EBV 已再活化。兩組間的比較已達到統計顯著意義(p<0.001)。

更多證據

另外,近期的 medRxiv* 報導中提到一篇由 Peluso 等人於 2022 年送審的研究中亦提到新冠病毒急性期後症後群與 EB 病毒再活化的關聯性。

這份研究主要希望從 ​​COVID-19 急性期後的綜合症狀和確診病人及是否後續具長新冠症狀的病人群中,在第一次確診後的四個月內找尋病毒學以及血清學中 EBV 再活化的證據。研究團隊的假設是,相較於那些已從 COVID-19 感染後完全康復的病人,合併 PASC 症狀的病人群將可能因 EB 病毒再活化的跡象而症狀復甦。

EB 病毒的血清學研究主要是評估在前次感染以及近期再活化後個別抗體的不同反應。作者以調整變數後的二元的邏輯式回歸模式(covariate-adjusted binary logistic regression modeling)來分析合併症、人口統計學變數、 EBV EA-D IgG 和​​ EBNA-1 IgG 與長新冠和特定症狀族群之個別關聯性。

研究團隊在 294 位康復期中的病人抽取血清,藉以分析各個病人的地緣特徵,急性COVID-19 疾病的嚴重度,以及其併發症。此外,亦同時研究 143 位病人中 EBV 抗體與生物標記的相關性。團隊更在隨機搜集的 50 位病人送檢 EBV的血液樣本中,希望能了解是否在這些曾確診 COVID-19 後康復的病人血清中能測出 EBV DNA 或 罹患 PASC 與 EBV DNA 是否具關聯性。

結果顯示,在近百人感染新冠病毒後四個月左右罹患PASC症狀如腦霧以及疲倦在檢驗血清中 可見 EB 病毒激活的證據。這些病人或具 EBNA-1 IgG 高於 600 U/mL 亦或是呈 EBV EA-D IgG 陽性反應。同時,研究團隊也發現住院率與檢測出 EBV 再活化具一定關聯性,這代表 EB 病毒的激活明顯與嚴重新冠病毒感染有關,亦關乎到後續 PASC 的發生率。值得注意的是,罹患 PASC 的病人仍有一部分比例的病人並無 EBV 近期或以往感染的跡象,由此可見,EBV 的激活並非一定是長新冠的先決條件。

總結

EBV 本來就常因高壓疾病而出現。一篇由 Chen 等人於 2021 年所發表的文獻便提到,他們搜集了一個月左右的住院確診新冠病人中有 55.2% 曾經得過 EBV 感染,但於住院血液中測出​​ EBV VCA IgM,代表再次感染的意思。 Paolucci 等人亦於 2020 年所發表的研究中,住在 ICU 的42 位新冠確診病人中有 40 位 (95.2%)以及 SICU 的 61 位中有 51 位(83.6%)亦發現 EBV 蹤跡,甚至在ICU 的病人更多。

由此可見,新冠病毒的感染以及長新冠對人體所造成的發炎反應能活化 EBV 。 但直至目前為止,由於僅於一部分的長新冠病人發現 EBV 且其機轉及原因皆不明確,專家建議應等待更多的臨床數據來佐證 EBV 與長新冠的關聯性。

延伸閱讀:​​6 個月以上的嬰幼兒可打新冠疫苗!美 FDA 准莫德納(Moderna)與 Pfizer/BioNTech 兩大兒童新冠疫苗

參考資料:
1. https://pubmed.ncbi.nlm.nih.gov/34204243/
2. https://www.news-medical.net/news/20220623/Epstein-Barr-virus-can-reactivate-in-long-COVID.aspx
3. https://www.medrxiv.org/content/10.1101/2022.06.21.22276660v1
4. https://www.fyh.mohw.gov.tw/?aid=509&pid=17&page_name=detail&iid=674
5. https://www.cych.org.tw/lab/10_WORD/%E4%BA%BA%E9%A1%9E%E8%A1%80%E6%B8%85%E5%8F%8A%E8%A1%80%E6%BC%BF%E4%B8%AD%E7%9A%84EBV%E8%A1%80%E6%B8%85%E6%AA%A2%E6%9F%A5.pdf
6. https://pubmed.ncbi.nlm.nih.gov/34035353/
7. https://pubmed.ncbi.nlm.nih.gov/33359064/

©www.geneonline.news. All rights reserved. 基因線上版權所有 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合作請聯繫:service@geneonlineasia.com

Share.
error: 注意: 右鍵複製內容已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