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系統聯盟(HSC)促成各界交流,推動 ESG 永續藍圖

0

醫療系統聯盟(HSC)所推動的「醫療數位化與永續發展論壇暨聯盟會員大會」於 10 月 21 日,假台中東海大學舉行,現場雲集醫界、業界與學界重要人士,共商如何善用科技,推行永續經營的政策。大會也特別邀請幾位產學研的重量級講者,分別進行精采的專題演講,本報導將逐一解析各講座探討的亮點。

醫療數位化與永續發展支出,是投資而不是成本

隨著科技的飛速進步,醫療數位化已成為提升醫療服務效率、品質和患者安全的重要途徑。它不僅使得資訊的交流變得更為迅速和準確,也為病患提供了更為個人化和方便的醫療服務。然而,隨著人口老化和慢性疾病的增加,對醫療資源的需求也日益嚴重,這使得永續發展成為了不容忽視的議題。永續發展旨在確保資源的合理利用和長期可持續,以滿足當前並考慮未來世代的需求。在此背景下,醫療數位化與永續發展之間的連結顯得尤為重要。

GO GREEN:生醫產業 ESG(基因線上國際版)

新光醫院結合四大宗旨與 SDGs,推動永續醫院管理

新光醫院行政副院長洪子仁

新光醫院行政副院長洪子仁於演講中說明,新光醫院以「以病人為中心」的理念,致力於提升病人的生活品質,並遵循聯合國的永續發展目標(SDGs)。在國際醫療方面,新光醫院不僅提供醫療援助並捐助帛琉,更與緬甸的醫療機構簽署了 17 份合作備忘錄。而在國內醫療方面,透過推動醫病共享決策,並將醫療品質與病人安全的理念深植於日常實務中,此外,新光醫院成立了 14 個病友團體,提供適切的照護與醫療資訊。

新光醫院重視人才的培育,鼓勵員工參與院外受訓與進修,以促進醫學教育訓練交流,並且透過多元招募管道廣徵各類專業人才,不受年齡、性別、種族或宗教的限制,以期消弭不平等,營造多元包容的工作環境。

在回饋社會方面,新光醫院提供社區營養評估照護服務和長期的獨居長者送餐服務,以助於終結社區飢餓問題。同時,醫院重視性別平等,確保男女員工的起薪比例為 1:1,並制定了優渥的留任措施,以促進良好的工作環境和經濟成長。在面對氣候變遷的挑戰時,新光醫院進行全院資訊轉置,推行無紙化並增加電子表單的使用,並計劃依據 TCFD 架構建立氣候風險治理機制。

在創新醫學研究方面,新光醫院深耕國際合作,特別是在帛琉和緬甸,提供醫療與臨床技術交流服務,並透過 3 大醫療計畫加強與緬甸的醫衛合作,展現了其全球夥伴關係的重要性。透過這些多方面的努力,新光醫院展現了其在提升醫療品質、培育人才、回饋社會、以及促進國際合作方面的堅定承諾與不懈努力。

洪子仁指出,隨著人口老化和平均餘命的延長,醫療需求逐漸增加。為了更有效地應對這個挑戰,分級診療的制度被初步建立,特別是針對慢性病患者的管理和照護。然而,在經濟成長率為 1% 的情況下,醫療需求的增長卻超過了 1%,顯示出醫療需求的增加速度超過了經濟的增長速度。在總額制度的影響下,這些增加的醫療需求往往由醫療提供者吸收,這對醫療機構造成了相當大的壓力。目前,許多醫療機構在經營醫務本業方面的利益接近於 0,且呈現下降的趨勢。這種情況顯示,隨著醫療需求的持續增加,醫療機構面臨著越來越大的經營壓力和挑戰。在這種背景下,尋找能夠平衡醫療需求增長和醫療機構經營壓力的解決方案變得至關重要。這將需要政府、醫療機構和社會各方共同努力,探索和實施有效的策略,以確保醫療系統的可持續性和醫療資源的合理利用。

洪子仁接著說明,台灣的全民健保制度提供了相對低廉的醫療服務,使得雇主和民眾在健康保險費用及醫療相關支出上的負擔遠低於高所得已開發國家和亞洲的主要競爭國家。然而,這樣的制度設計似乎也反映在台灣的醫療保健支出相對於 GDP 的成長率上,該成長率遠遠落後於上述的國家。這種落後不僅限於經濟層面,也在一些重要的健康指標上呈現。當使用平均餘命、新生兒死亡率、可避免死亡、癌症存活率或是急性心肌梗塞(AMI)住院後死亡率等指標進行跨國比較分析時,台灣的表現也稍微落後於高所得已開發國家和亞洲的主要競爭國家。

為了改善這種落後的健康指標並推動國家的發展,有必要強化對健康的投資,並推動醫療支出的合理成長。這可能需要重新評估和調整當前的健保制度和醫療資源分配機制,以確保能夠提供足夠和高品質的醫療服務。同時,也需要增加對公共衛生和預防醫學的投資,以改善國民的整體健康狀況和減少未來的醫療需求。此外,也可以考慮學習和引入高所得已開發國家和亞洲主要競爭國家在醫療健康領域的成功經驗和實踐,以期提升台灣的健康指標和醫療服務水平,並為國家的長期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台灣醫療產業的碳管理實務與應對氣候變遷的策略

蘇峰民理事

面對全球氣候變遷與淨零排放的大挑戰,蘇峰民先生於最近的演講中深入探討了「醫療產業的碳管理實務」。身為 DQS、工研院產業學院、CPC、中華六標準差管理學會以及制勝創新管理顧問公司的理事、特聘顧問以及總經理,蘇理事強調了台灣高品質的醫療體系在追求減少溫室氣體排放並實現溫室氣體淨排放等於零的目標上,所能扮演的重要角色。

蘇理事指出,COP26 醫療倡議是建構氣候智慧型醫療體系的重要起點。聯合國首次將醫療體系納入氣候變遷的工作計畫,提出了五大訴求,包括建構具氣候韌性的醫療體系、發展永續低碳的醫療體系、進行醫療相關的氣候調適研究、將醫療體系納入國家自主貢獻的溫室氣體減量目標及計畫,以及提高醫療專業人員參與氣候行動。

為了達成這些目標,蘇理事強調,台灣的醫療院所需進行產品碳足跡的盤查、計算及揭露。透過分析產品的生命週期碳排放熱點,找出減碳機會,推動低碳產品設計,減少溫室氣體排放,並滿足消費者對產品碳足跡資訊的需求,建立市場區隔,同時將產品原料、設計、製程及供應商的排放衝擊整合到溫室氣體轉型決策中,以展現環保、醫療院所責任,提升機構形象,並積累碳盤查經驗與能力,為後續的碳管理打下堅實基礎。

蘇理事也提及了健康無害組織所提出的「全綠色與健康醫院議」十項指標,包括領導、化學品管理、廢棄物減量與安全處理、能源效率提升、水資源管理、交通、食物、藥品管理、綠色建築以及綠色採購等,為台灣醫療體系提供了實現淨零排放和氣候韌性的參考框架,強調了在綠色醫療實踐層面上,這些指標的重要性與應用價值。

在演講結尾,蘇理事進一步強調,臺灣高品質的醫療體系享譽國際,面對氣候變遷與全球暖化的嚴峻挑戰,絕不能置身事外,而應共同努力推動永續發展,朝向綠色醫療與淨零醫療轉型進發。他建議,臺灣應整合智慧化與低碳化戰術,啟動五大醫療淨零策略,包括研提臺灣 2050 醫療淨零排放路徑、建構碳盤查及碳揭露機制、導入能源管理及減碳技術、強化服務創新及重塑醫療供應鏈、以及備戰碳關稅及碳費徵收,以推動台灣醫療產業在全球碳減排議題上的領先地位,並為未來的永續發展奠定堅固基礎。

轉型低碳醫療:探索碳排減量策略及全球合作路徑

國立清華大學科技法律研究所的范建得教授

在面對全球暖化和氣候變遷的大趨勢下,掌握並降低碳排放成為各產業的重要任務。國立清華大學科技法律研究所的范建得教授,於本場演講中針對「掌握醫療機構的碳排路徑及降低碳足跡的對策」做了詳細的探討。

范教授首先指出,根據 World Input Output Database(WIOD)、世衛組織的公衛歸戶體系結構(Structure of the WHO System of Health Accounts;SHA),以及溫室氣體議定書(Greenhouse Gas Protocol;GHG)的範疇 1、2 和 3 類別的資料,醫療體系的碳排放可分為九大類,其中大部分的排放源來自範疇 3。以能源使用為例,近 2/3 的能源使用來自供應鏈,顯示出醫療照護機構在減碳上的困難,並指出未來機構與供應廠商之間的協議和規劃將是重要的步驟。

針對台灣,范教授提到,健康照護產業的碳排放占全國總排放比例略高於全球平均的 4.4%,強調公私協力在(醫療)部門別減碳承諾上的重要性。他並以美國作為例子,指出如何在 2022 年 6 月 30 日,多個衛生部門領袖聯合支持拜登政府的承諾,致力於到 2030 年將溫室氣體排放量減少 50%。此舉涵蓋各方政府部門、公私醫療機構和研究機構,並且涉及多個部門如勞動、交通、廢棄物、住商、水力及能源等,要求跨行政區、跨境的協調合作。

范教授接著列出當前醫療照護產業的六大減碳行動,強調減少碳足跡是首要的工作。他解釋了碳足跡的定義,並特別闡述範疇 3 的具體措施:制定並實施低碳或零排放的採購標準以開始供應鏈的脫碳。他指出目前國際間對於如何盤查健康照護產業的全球供應鏈上仍缺乏充分的指導或標準化方法,而降低碳足跡的首要步驟是確定全球供應鏈中產品及其所處地點的溫室氣體排放熱點。他也強調了與政府的合作,以及如何利用醫療照護體系的低碳能源或技術購買力,帶動以植物為中心、使用在地食材的永續原則。

最後,范教授討論了全球供應鏈的淨零趨勢,指出如強生和飛利浦等供應鏈公司已承諾在 2050 年或更早實現 100% 的再生能源。他也提到了聯合國開發署和無害衛生照護組織正在制定低碳衛生採購標準,以滿足衛生部門對淨零排放產品的要求,這些不僅給予我們壓力,也提供我們轉型低碳的助力。

裕利醫藥設溫室氣體減量目標,推動綠色供應鏈創新措施

裕利醫藥台灣總裁周志鴻

裕利醫藥台灣總裁周志鴻深入探討了亞洲生技醫藥供應鏈轉型及永續作為的多個面向。周總裁首先提到了裕利醫藥對於減少溫室氣體排放的承諾,包括直接和間接排放的減量目標。他指出,到 2025 年,公司計劃減少 35% 的直接排放,並在 2030 年達到碳中和。這些目標都符合由多個國際組織共同提出的科學目標設定倡議(Science Based Targets Initiative,SBTi)。

除了碳排放減量,周總裁還談到了裕利醫藥的永續計畫,該計畫涵蓋了四大面向:改善健康、人才發展、友善環境和設立正直標竿。他強調,這些面向不僅展現了企業的社會責任,也是公司永續經營的關鍵。

在物流服務方面,裕利醫藥設立了五大創新部門與服務,包括醫療照護提供者、臨床試驗藥品倉儲物流、醫藥保健商業行銷暨業務、醫藥保健倉儲物流,以及 EC 通路營銷等。這些部門和服務不僅提供了全面的醫療照護,也為公司在亞洲市場的發展鋪平了道路。

周總裁還透露了裕利醫藥未來三年的計畫,其中包括與上下游合作共建醫療綠色供應鏈、碳排放數據全數監測上傳系統、庫存管理及自動訂單撥補等。他特別提到,公司計劃在2024年在台灣市場推出第一輛試點電動卡車,以減少醫院、診所和藥房的碳排放。

最後,周總裁強調了 AI 和優化技術在找出最少碳排運輸路徑方面的重要性。他表示,這些技術可以策略性地評估預期路線和路線距離的最佳車輛類型。此外,為了減少紙箱使用,裕利醫藥還實施了可重複使用的集裝箱,以取代退貨物流中的紙箱。總體而言,周志鴻總裁的演講不僅提供了對裕利醫藥在永續發展和供應鏈管理方面的全面了解,也為整個亞洲生技醫藥產業帶來了寶貴的洞見。

透過本場講座,通過醫療數位化,我們不僅可以提升醫療系統的效能,也能為永續發展做出貢獻,例如通過減少醫療浪費、提高資源利用率以及推動健康照護的創新。透過整合醫療數位化與永續發展的策略,我們有機會創建一個更為高效、公平且具有彈性的醫療系統,以應對未來的挑戰。

基因線上團隊與醫療系統聯盟於會後合影

(最後一位講者為精彩彩蛋,關於區塊鏈精彩內容,將在下期揭曉。)

延伸閱讀:GO GREEN:生醫產業 ESG

©www.geneonline.news. All rights reserved. 基因線上版權所有 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合作請聯繫:service@geneonlineasia.com

Share.
error: 注意: 右鍵複製內容已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