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絕院內感染再進一步!篩檢患者是否帶有特定細菌或許會有幫助!?

0

伺機性的不動桿菌 (Acinetobacter) 很少使健康人生病,但可能會導致住院患者嚴重感染。而革蘭氏陰性鮑曼氏不動桿菌 (Gram-negative bacterium Acinetobacter baumannii) 是醫院相關感染的主要原因。儘管大多數醫院都具備嚴格的衛生管理,以保護患者免受細菌的侵害,這些細菌很少會使健康人患病,但對於已經因嚴重疾病住院的脆弱患者來說可能相當致命。

據統計,在美國醫院每年有近 10 萬人死於入院後感染。但是,儘管採取了嚴格的感染管控措施,但新的細菌菌株卻仍不斷出現,似乎從黑洞中冒出來,使世界各地醫院的人們染病。

不動桿菌隱藏體內,但被醫療行為刺激時會重新活化

美國華盛頓大學醫學院 ( Washington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 聖路易斯校區的研究人員,發現了指向此類細菌意想不到的來源的證據:住院患者本身。通過對小鼠進行研究,研究人員發現,將無菌管(或稱為導管- catheters ) 插入泌尿道後,即使先前並未在膀胱中檢測到細菌,也會發生尿路感染 ( urinary tract infection, UTI )。這種導管通常在醫院中用於為接受手術的人排空膀胱。研究人員表示,在小鼠體內插入導管,會活化隱藏在膀胱細胞中的休眠鮑曼氏不動桿菌,觸發它們出現、繁殖並引起尿路感染。

共同資深作者、Mario Feldman 教授說:「過去即使對整個醫院進行消毒,但仍然會出現新的鮑曼氏不動桿菌菌株。這項研究表明,患者可能在不知不覺中將細菌帶入醫院,這對感染管控有負面影響。若計劃進行手術並要插管,我們可以嘗試先確定患者是否攜帶細菌,並在手術前治癒。在理想情況下,這將減少發生這些致命感染的機會。」

在手術前篩檢不動桿菌將有助於減少院內感染

該研究結果於 1 月 11 日發表在《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雜誌上,表明對患者進行隱藏危險的細菌篩檢,可以強化感染管控並有助於預防致命感染。

鮑曼氏不動桿菌是住院患者的主要威脅,導致許多使用導尿管的人發生尿路感染、使用呼吸機的人發生肺炎,或是讓使用靜脈導管患者發生血流感染;再者,這種細菌對多種抗生素具有抗藥性,因此此類感染難以治療,而且很容易致命。

大多數健康人的尿路感染是由大腸桿菌 ( Escherichia coli ) 引起的,但有研究表明,在尿路感染治癒後,大腸桿菌仍可以在膀胱細胞中隱藏數個月,然後重新出現以引起另一種感染。

研究團隊使用免疫系統較弱的小鼠,讓牠們罹患有由鮑曼氏不動桿菌引起的尿路感染,來研究鮑曼氏不動桿菌是否可以像大腸桿菌一樣隱藏在細胞內。令人吃驚的是,曾在兩個月內感染且痊癒的小鼠尿液中雖然未檢測到細菌,但研究人員將無菌導管插入小鼠的尿道後 24 小時內,超過一半 ( 53% ) 的小鼠出現了由與最初感染相同的鮑曼氏不動桿菌菌株引起的尿路感染。因此他們推斷:「細菌在插入導管之前一定一直存在,且隱藏在膀胱上皮細胞內,而插管觸發了發炎症狀,導致隱藏危險細菌被活化,進而造成感染蔓延。」

由於鮑曼氏不動桿菌很少在其他方面健康的人身上引起症狀,因此許多攜帶這種細菌的人可能永遠不知道自己已經被感染。研究人員同時搜尋了科學文獻,發現有一定比例的健康人尿液中攜帶鮑曼氏不動桿菌。這些發現改變了研究人員先前對感控的看法,並促使他們開始思考如何在接受某些類型的治療之前檢查患者是否已經帶有不動桿菌,以及該如何解決這個狀況。並進一步研究若在醫院引起致命爆發的其他細菌,如:克雷伯氏肺炎桿菌 ( Klebsiella pneumoniae ),也以同樣的方式隱藏在體內,該如何解決這類問題。

延伸閱讀:對付棘手的移植後 CMV 感染,Takeda 旗下 Livtencity 獲歐盟核准上市

參考資料:
1. https://medicine.wustl.edu/news/some-patients-hospital-acquired-infections-may-develop-from-their-own-bacteria/

©www.geneonline.news. All rights reserved. 基因線上版權所有 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合作請聯繫:service@geneonlineasia.com

Share.
error: 注意: 右鍵複製內容已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