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 屆亞太癌症精準醫療論壇系列(一):亞太地區 Molecular Tumor Board 的趨勢與挑戰

0

第 3 屆亞太癌症精準醫療論壇 12 月 1 日於「2023 台灣醫療科技展」舉行,羅氏大藥廠亞太區總監 Devmanyu Singh 於論壇中探討「癌症精準醫療 – Molecular Tumor Board(MTB)在亞太地區趨勢與挑戰」。探討 MTB 能夠在日益複雜的癌症治療中,實現更有效精準的臨床決策,而虛擬 MTB 則可以簡化這個系統的建立門檻,將複雜的基因體資訊,整合多方專家的知識與經驗,擬定可操作的治療計劃。

產官學合作迎來 NGS 給付,分子腫瘤委員會助力癌症精準治療

從一體適用到個性化精準治療:癌症治療典範的轉移與爆發性成長

羅氏大藥廠亞太區總監 Devmanyu Singh 於論壇中探討「癌症精準醫療 – Molecular Tumor Board(MTB)在亞太地區趨勢與挑戰」

Devmanyu Singh 首先提到在 1990 年代,治療方法採用「一體適用」的策略,即對所有病患提供相同的治療方案。然而,進入 2000 年代,隨著標靶藥物和免疫療法問世,使得治療方法開始可以針對特定病人群體進行醫療處置,同時醫學上也開始有精準治療概念。到 2020 年後,因為分子基因體學與醫療資訊學的蓬勃發展,讓個人化精準治療得以進一步落地實行,提升治療效果,同時也降低不當治療的資源耗費。

Devmanyu Singh 指出,隨著越來越多可針對特定適應症的標靶療法被開發出來,醫療人員將可以採用更多的方法將「精準腫瘤學」的複雜性轉化為可以改善病人護理的可行性方案,例如,在常規臨床醫療中,進一步納入次世代定序(Next Generation Sequencing,NGS)與全面基因體分析(Comprehensive Genomic Profiling,CGP)技術,提供更詳盡的生物標誌物和基因體特徵供醫師診斷參考。

然而精準檢測的優勢也被隨著需要解決的難題,醫生團隊更加整合性的臨床與技術支援,來應對日漸複雜的臨床決策相關挑戰。就數據層面來觀察,到 2020 年,醫學知識的增長速度每 73 天就會翻倍,僅該年就有 61,311 項臨床試驗登記,而自 2015 年以來已發布超過 6,000 份臨床實踐指南。此外,每個患者也將會有越來越多的異質性醫療保健資料,這將使得臨床醫生在進行治療決策時,需要進行更加繁複的探討。

精準醫學的核心:分子腫瘤委員會在各國癌症治療中的關鍵角色

Devmanyu Singh 繼續解釋道,在此背景之下,分子腫瘤委員會(Molecular Tumor Board,MTB)在精準醫學的落地過程中,顯個更加的不可或缺。以韓國腫瘤醫學學會(Korean Society of Medical Oncology,KSMO)為例,癌症專家能在機構或醫院網路內,分享彼此的臨床見解與經驗,並建立針對複雜遺傳背景病人的最佳治療策略。而在中國大灣區的精準腫瘤學工作小組(Precision Oncology Working Group,POWG),可以在全面檢視病人的病史與基因體檢測報告後,透過此跨學科的專家小組來擬定個人化的治療建議。MTB 透過跨領域專家齊聚,針對複雜難解的腫瘤情況,針對個案進行討論歸納,提出適合不同個體的治療建議,同時也產生寶貴的在地化(Localization)真實世界數據(Real World Data,RWD)。

Devmanyu Singh 說明,大多數 MTB 由來自 6 大領域,共 5 到 10 名專家定期參與討論。領域專家包括:臨床醫學腫瘤學、臨床遺傳學、分子生物學、病理學、基因體學和生物資訊學以及 MTB 統籌協調員。每個角色都具有詳細的分工與定位,如臨床腫瘤學家將分析分子變化、癌症預後與治療反應之間的關係,而 MTB 統籌協調員則會進一步管理會議後勤、議程並組織病人訊息和報告。

Devmanyu Singh 進一步比較不同地區的 MTB 的異同,包括韓國腫瘤醫學學會(KSMO)和韓國癌症研究小組(Korean Cancer Study Group,KCSG)共同成立的韓國精準醫學網路小組(Precision Medicine Networking Group,PMNG)、意大利腫瘤對抗聯盟(Alliance Against Cancer)的 MTB 工作小組、中國大灣區與荷蘭地區的 MTB 組織等。除上述 6 類專家,這些組織的成員尙涵蓋如生物統計學家、藥師、數據科學家等其他專業人員。比較分析顯示出幾個關鍵點:核心學科如腫瘤科醫生、病理學家和生物資訊學家在所有地區或組織中都是必不可少的,凸顯這些角色在精準醫學和腫瘤治療中的核心作用。

然而,每個地區或組織都有其獨特的 MTB 組成,反映出當地資源的可利用性、專業知識的分布,以及對不同專業角色的需求與偏好。此外,特定角色如協調員、生物統計學家和數據科學家並不在每個地區都被列為 MTB 的必要組成,顯示在建立 MTB 時可能需要根據當地情況、具體目標與人力資源來靈活進行調整。

Devmanyu Singh 也進一步分享 MTB 決策過程中,常見的輔助資訊參考來源。這些資源可以被區分為 4 大類。首先是能夠評估遺傳學證據與臨床治療可操作性的資料庫,包括 Escat-ESMO、OncoKB、AMP-ASCO 與韓國的 K-CAT。其次是基因體序列資料庫,例如 Ensembl 和 RefSeqGene。第三類是體細胞變異資料庫,涵蓋 OncoKB、CIViC、cBioPortal、MyCancerGenome、Genome、Clinvar、COSMIC 和 JAX CKB。最後是遺傳性變異資料庫,包括 1000 Genomes、Browser、ClinVar、dbSNP、GnomAD、InterVar 與 VarSome 等。這些資源對於臨床決策、癌症基因體分析與個體化治療方案的擬定都極具參考價值。

癌症治療創新:德國與香港的分子腫瘤委員會研究案例

在過往應用中,Devmanyu Singh 舉例現階段德國與香港的成功案例。在德國弗萊堡綜合癌症中心(Comprehensive Cancer Center Freiburg)進行的一項為期 4 年的 MTB 研究,收錄 488 名涵蓋多癌種的第四期癌症病人,平均已接受過 2.1 線治療。研究中,有 14% 患者接受標籤內的建議療法,68% 接受標籤外建議療法,而 18% 則參與臨床試驗,結果顯示當病人遵循 MTB 的建議時,臨床結果將會有顯著改善,在實施 MTB 建議療法的病人中,疾病控制率達到 54%。此外,這些病人的存活期中位數來到 18 個月,相比那些未接受或未實施治療建議的病人的存活期中位數僅為 8 個月。

另一方面,香港大學與香港養和醫院(University of Hong Kong-Hong Kong Sanatorium & Hospital,HKU-HKSH)進行的一項研究探討 MTB 的實施情況與整體存活率改善之間的關聯。該研究收錄 122 名病人,涵蓋 12 種不同類型的腫瘤,平均已接受過 3 線治療。研究發現,有 63%(77 名)病人根據 MTB 建議接受治療,而其存活期中位數顯著延長,達到 12.7 個月,相比未接受 MTB 建議治療的病人的存活期中位數僅為 5.2 個月。生存曲線也顯示出,實施 MTB 建議的患者相較於未實施的患者存活率更高,風險比(Hazard Ratio)為 2.7。以上二地的研究案例,皆顯示出透過 MTB 提供的個人化治療建議,對於晚期癌症病人的治療選擇性與延長存活期的正向影響。

虛擬分子腫瘤委員會:跨越地域限制,推動精準醫學的全球合作

Devmanyu Singh 提及虛擬分子腫瘤委員會(MTB)有望克服地區性基礎設施不足或專業知識缺乏的挑戰。他引用兩個案例:韓國腫瘤醫學學會(Korean Society of Medical Oncology)與粵港澳大灣區精準腫瘤醫學工作小組(Precision Oncology Working Group, Greater Bay Area),它們分別在有限資源的情況下,使用線上的虛擬 MTB 作為一種替代方案,藉由虛擬會議與嚴格的隱私保護技術,來促進跨機構的專業人員協商,達到近乎實體 MTB 的效果。

韓國醫學腫瘤學會及韓國病理學家協會利用 NAVIFY Tumor Board (一款基於雲端的工作流程產品,專為安全整合並展示腫瘤護理團隊審查的相關聚合數據而設計,以便對患者的最佳治療做出協調一致的計劃的線上平台),使精準癌症治療在韓國落地,通過每兩個月一次的實體與虛擬 MTB 會議,提供多達 80 名腫瘤學家參與審查複雜病例的流程,彼此教學相長。此外,新加坡的 Farrer Park Hospital(FPH)也使用 NAVIFY Tumor Board 提高工作流程效率,計畫擴大其 MTB 應用,同時促成更多的私營腫瘤治療診所。

儘管如此,Devmanyu Singh 另表示,衛生系統專家提到與 MTB 相關的常見挑戰,包含無法接觸分子生物學家、基因組專家和生物資訊學家等內部專家,特別是在非學術醫院。當地基礎設施、物流、時間和人力(MTB 協調員)不足以建立和支援案例;這也可能會造成案例討論和隨後治療選擇的延遲。獲得標靶治療和臨床試驗的機會有限,因為許多討論的病人接受過大量預先治療,這可能會改變治療的策略,甚至限制治療的可能性;最後則是當指導方針缺乏或不明確時,醫院管理層與健康保險公司也會擔心診斷與藥物成本的水漲船高。這些困難也將是未來需要面對的重點。

2022 Healthcare expo Taiwan ​​亞太癌症精準醫療論壇,癌症醫療科技新趨勢、新市場!

©www.geneonline.news. All rights reserved. 基因線上版權所有 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合作請聯繫:[email protected]

Share.
error: 注意: 右鍵複製內容已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