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名减肥药面临副作用、病人负担与停药风险,下一步该何去何从?

0

肥胖是一种需要长期控制的疾病,因此减肥药必须终身服用,然而近期研究显示,有多种因素可能迫使服药者中途停止服用减肥药。根据一份研究显示,美国从 2021 年开始服药的病人中,高达 2/3 在 1 年内停药。停药原因有很多,例如无法负担药费、严重副作用、持续短缺或有限期处方等。因此专家开始正视停药后可能面临的结果。

目前市面上主流的减肥药为 semaglutide,分别有 2 种品牌名:Ozempic 和 Wegovy。过去 Ozempic 被用来治疗 2 型糖尿病,而 Wegovy 则在 2021 年后用于治疗超重者。此药透过模拟进食后肠道释放的激素,抑制饥饿感,使服药者食欲降低。

减肥药法律战场:礼来和诺和诺德的攻防(基因线上国际版)

停药后肥胖病人,将面临体重回升困境

在自然情况下,体重会维持在自身原本体重上下,因此但当服药者停止用药,原本减去的体重就像橡皮筋恢复原状一般,再度回到接近原本的体重。

在一项戒断药物的试验中,约 800 名参与者每周注射 semaglutide,同时搭配饮食调整与运动,4 个月后平均减去 10.6% 体重。3分之 1 的参与者转而注射安慰剂,其余维持用药。在持续 11 个月后,服用安慰剂者体重恢复近 7%,而继续服用 semaglutide 者体重则持续减轻。

同样的趋势,一项延长 semaglutide 试验的参与者在服用药物并改变生活方式 1 年多后,平均体重减轻 17.3%,然而 1 年后,在没有任何临床症状的情况下,体重又恢复约 3 分之 2。

一项纳入美国与黎巴嫩 20,300 名使用 semaglutide 减轻至少 2.3 公斤体重,而后停药的试验者当中,高达 44% 的人在一年后恢复至少 25% 的减去体重。

体重回升伴随代谢与体内失衡风险

哈佛医学院的医师 Fatima Cody Stanley 为多家开发减肥药物的公司提供咨询,她表示在戒断研究中,服用 semaglutide 超过 4 个月的病人腰围虽持续降低,但改用安慰剂者开始从身体中央恢复体重,而该区域正位于常出现脂肪肝问题的器官周围。

此外,停药者也出现如心脏病和胰岛素阻抗等代谢问题,同时腹部也会开始堆积多余脂肪。一般来说,腰围较粗可能反应该个体具有过多内脏脂肪,他们包裹腹腔深处器官,比腹部脂肪代谢更为活跃,因此一旦停药,相关健康风险也可能恢复到以前的水平。

在 1、2 期临床试验中显示,停用 semaglutide 的病人经常会出现血压、血糖和胆固醇水平回升的现象,代表在服药期间有所改善的情况将再度恶化。部分透过药物减轻体重的人可以仅透过饮食和运动来维持减重后的体质。然而,如果这些人恢复旧习惯或承受压力,体重反弹的风险依旧很高。

此外研究人员也承认,并非每个人都对 GLP-1 激动剂有反应。例如在 1 项临床试验中,接近 14% 参与者在服用 semaglutide 1 年多后并未显著减少体重(至少须减少 5% 才会达到临床显著性)。

治疗挑战与医疗保险政策恐限制持续用药

使用 GLP-1 激动剂如 semaglutide 进行治疗可能因严重副作用而无法继续,如恶心、呕吐、腹泻和便秘。在临床试验中,近 75% 的受试者感到胃肠道不适,多数是轻度至中度,而约有 7% 参与者因为胃肠道或其他不良反应而退出试验。此外,减肥药物制造商 Novo Nordisk 自 2022 年以来也宣布 Wegovy 和 Ozempic 均出现供给短缺的困境。

在医疗保险方面也面临一些阻碍,例如由于缺乏长期使用证据,在英国依赖国家健康服务(NHS)进行 semaglutide 治疗的病人将面临 2 年的使用时限。在美国方面也有相似的限制存在。

尽管如此,阿尔斯特大学临床医生 Alex Miras 指出,这项限制用药 2 年的规定并“没有任何临床意义”,并呼吁 NHS 修正此规定,以便在较基础级的体重管理服务中提供减肥药物,进而降低成本并推广社区诊所应用。

逐步增减药量、长期搭配饮食与运动才是良方

专家建议,无论是开始或停止治疗,皆需要逐步增减用药。针对疗程开始时,应从最小剂量起始并逐渐增加剂量,以减少副作用发生。如果必须停药,也必须逐步减少药量,以缓解饥饿感反弹的风险。

史丹佛大学指出,即便是必须长期停止 GLP-1 激动剂治疗的病人,也应维持服药期间的饮食控制、适量运动与心理健康咨询,并持续监测食欲与体重变化,勿等体重大幅上升才重新开始治疗。对于需要进行其他治疗的人,也可以考虑使用其他如 Orlistat 等减肥药物,或甚至考虑进行减肥手术。最重要的是要认识到肥胖控制并非一时,而是一种需要终生管理的慢性疾病。

延伸阅读:Wegovy 扩大适应症:首个获批用于减少心血管风险的减重药物

参考资料: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d41586-024-01091-8

©www.geneonline.news. All rights reserved. 基因线上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合作请联系:service@geneonlineasia.com

Share.
error: 注意: 右键复制内容已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