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一年來,美國面臨有史以來最嚴重的禽流感疫情,至少有 47 個州受到波及。根據美國農業部(United States Department of Agriculture)的統計數字,截至去年底,2022 年全年已有超過 5,800 萬隻禽鳥染疫死亡或因此遭撲殺,按年計已打破 2015 年約 5,050 萬隻的歷史紀錄。
禽流感爆發導致全美家禽數量大減。例如去年因疫情喪命的禽鳥中,蛋雞就佔總數超過 70%(約 4,300 萬隻)。此現象引發雞蛋價格大幅飆升,以加州為例,一打雞蛋的售價在 1 月初一度高達 7.37 美元(新臺幣約 222 元),是前一年的 3 倍。雖然美國的雞蛋價格在過去一個月已經顯著回落,可是禽流感疫情所帶來的衝擊或許遠不只於此。
氣候變遷議題迫切!超過 50% 傳染性疾病因極端氣候加劇(基因線上國際版)前所未有的全球爆發
禽流感(主要為 H5N1)過去一年在全球多個地區也有破紀錄的大規模爆發。根據歐洲食品安全局(European Food Safety Authority)的數據,全歐洲在 2021 年 10 月至 2022 年 9 月期間共錄得 2,520 起家禽爆發,範圍遍及 37 個國家,超過 5,000 萬隻禽鳥染疫死亡或因此遭撲殺。至於亞洲方面,2022 年在日本因禽流感而死亡或遭撲殺的禽鳥總數破紀錄突破 1,000 萬大關,有 23 個都道府縣受疫情波及。此外,以目前流行的 H5N1 為例,它是少數可以傳染人類的病毒株。有專家擔心隨著病毒基因不斷出現突變,不僅增加鳥類互相傳播機會,造成更大規模的爆發,更有可能混合人類流感病毒,增加人傳人風險。
關於禽流感的二三事
禽流感是由主要影響鳥類和家禽的甲型流感病毒(Influenza A virus)引起的傳染病,可以通過消化道、呼吸道分泌物、皮膚傷口和眼結膜傳播。除了在鳥類之間傳播,如果人類和其他動物接觸到受感染鳥類的血液、糞便或分泌物(或受其污染的物件),或者吸入含有病毒顆粒的空氣,也有可能遭到感染。
根據病毒的致病性和致死率不同,禽流感至少可以分為高致病性(Highly pathogenic avian influenza,HPAI)和低致病性(Low pathogenic avian influenza,LPAI)兩大類。此外,科學家還會根據病毒表面蛋白血凝素(Hemagglutinin)和神經氨酸酶(Neuraminidase)的組合,將病毒分為不同亞型(Subtypes)。除了目前流行的 H5N1 外,其他例子包括同樣具有高致病性的 H5N8 和 H7N9,前者自 2020 年以來在歐亞多國引起禽流感爆發,而後者在 2013 和 2014 年曾經在中國造成數百例人類感染個案。
H5N1 禽流感之所以令人憂慮,一方面是因為病毒傳染力非常高,而且受影響的禽鳥在發病前就已經具有傳染性。另一方面,該病毒對人類殺傷力也相當強。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數據(截至 1 月 27 日),過去 20 年全球僅錄得 868 例人類感染 H5N1 的個案,但當中就有 457 人因此喪命,死亡率高達 53%。
西班牙水貂集體染疫,人類大流行一觸即發?
禽流感病毒可以透過基因突變(mutation)和基因重配(reassortment)以產生傳播力更高、生長更快和致病性更強的新病毒。舉例當某個宿主同時感染禽流感和人類甲型流感病毒,就有可能發生基因重配。過程中兩種病毒的遺傳物質相互混合並重新排列,繼而形成新的基因片段,令擁有這些新基因的病毒呈現原始毒株的特性(例如有能力傳染人類)。不少科學家都擔心終有一天禽流感病毒會演化成能藉由飛沫(打噴嚏或咳嗽)在人群中傳播,從而觸發足以導致數百萬人死亡的全球大疫。
氣候變遷也是一個令人憂慮的因素。一方面全球變暖縮短了病毒在宿主體內生長的時間,也使更多地方適合病毒生存。另一方面,候鳥身上經常會攜帶的不同類型的禽流感病毒,而氣候變遷會令候鳥遷徙模式有所改變,因而增加病毒擴散到新地區的風險。
根據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CDC)的資料,全球多個地區過去也曾出現零星哺乳類動物感染 H5N1 禽流感的事例,涉及的動物包括豬、貓、狗、老虎和豹子等等。但是去年 10 月,西班牙西北部加利西亞(Galicia)的一個水貂養殖場內就有大量水貂感染肺炎而死亡。獸醫起初懷疑病原體是新冠病毒,可是後來基因定序結果卻證實患病的水貂是染上 H5N1。於是場內餘下約 52,000 隻水貂被全數撲殺,場內工人也須接受隔離並服用抗病毒藥物,所幸最終並未有人染疫。這次事件敲響了警鐘,令各界擔心禽流感病毒或已演變成可以在哺乳動物中廣泛傳播,令人類大流行的風險進一步上升。
世界衛生組織總幹事譚德塞(Tedros Adhanom Ghebreyesus)最近在一場全球健康議題線上記者會中敦促各國密切監測哺乳動物感染禽流感的情況。雖然該病毒感染人類的風險仍然偏低,但他告誡與會者:「我們不能假設情況會一直如此,必須為現狀的任何變化做好準備。」
除了自然演化有可能令病毒變得更強,科學界中也有人擔心禽流感病毒的研究會在有意或無意中製造出殺傷力大且能人傳人的「超級 H5N1」。早在 2011 年,科學家就曾經製造出能在雪貂間輕易傳播的 H5N1 病毒株,也就是說要人為製造出具備人傳人能力的病毒株已非天方夜譚。一旦研究資料落入不法之徒手中,又或者病毒從實驗室中意外洩漏,後果將不堪設想。有見及此,美國國家生物安全委員會(National Science Advisory Board for Biosecurity,NSABB)在 2011 年底就曾經要求《自然》和《科學》兩大學術期刊修改相關論文中的敏感細節,並避免披露研究方法及實驗細節,以免技術資訊被恐怖分子應用於發展生化武器。
我們該如何應對?
人類如染上禽流感,通常都是接受針對症狀的支持性療法,病情較嚴重者或需要用呼吸機來輔助呼吸。根據 CDC 的資料,目前也有一些奧司他韋(Oseltamivir)、帕拉米韋(Peramivir)和扎那米韋(Zanamivir)等抗病毒藥物用於治療禽流感。為防止禽流感傳播,民眾應避免直接接觸野生鳥類。萬一接觸禽鳥或其糞便,應馬上用肥皂徹底清洗雙手;雞肉、雞蛋等食品應煮熟食用;如有發現懷疑染疫死亡的鳥類屍體,應盡快向當局通報,此外亦建議每年接種流感疫苗。鳥類主人和家禽業者在接觸鳥類時應穿戴手套和 N95 口罩等防護裝備,接觸後避免觸摸鼻子、嘴和眼睛,並應徹底洗手;另外在接觸任何鳥類之前,應先更換衣服。
延伸閱讀:全球第1 例人類感染H10N3 禽流感!病毒如何在人畜共通?參考資料:
1. https://www.aphis.usda.gov/aphis/ourfocus/animalhealth/animal-disease-information/avian/avian-influenza/hpai-2022/2022-hpai-commercial-backyard-flocks
2. https://www.latimes.com/california/story/2023-01-07/7-a-dozen-why-california-eggs-are-so-expensive-and-increasingly-hard-to-find
3. https://efsa.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2903/j.efsa.2023.7786
4. https://www.nippon.com/en/japan-data/h01560/
5. https://apps.who.int/iris/handle/10665/365675
6. https://www.cdc.gov/flu/avianflu/virus-transmission.htm
7. https://www.cdc.gov/flu/avianflu/h5n1-animals.htm
8. https://www.science.org/content/article/incredibly-concerning-bird-flu-outbreak-spanish-mink-farm-triggers-pandemic-fears
9. https://www.who.int/publications/m/item/virtual-press-conference-on-global-health-issues-transcript—8-february-2023
10. https://www.nih.gov/news-events/news-releases/press-statement-nsabb-review-h5n1-research
©www.geneonline.news. All rights reserved. 基因線上版權所有 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合作請聯繫:[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