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 細胞崛起!形成三級淋巴結構提升免疫療法反應率?

0

免疫療法雖然為癌症病患帶來希望,但臨床上,該療法的反應率僅有 20%~30%。然而,大多數的免疫療法研發仍集中在提升毒殺性 T 細胞辨識及攻擊癌細胞的能力,盼解決之困境。

1 月 15 日,刊登於《Nature》的三篇論文同時指出,B 細胞也有能力與癌細胞一決高下。這三個研究團隊在黑色素瘤(melanoma)、肉瘤(sarcoma)和腎臟癌(kidney cancer)等多種類型癌症的患者中觀察到,當 B 細胞在腫瘤內形成一種稱為「三級淋巴結構(tertiary lymphoid structures, TLS)」的細胞團時,患者接受免疫檢查點抑制劑就會有更佳的治療效果。

首先,由德州大學 MD Anderson 癌症中心 Jennifer A. Wargo 教授的研究團隊的研究指出,相對於免疫檢查點抑制劑無反應的癌症病患,對該療法有反應病患的 B 細胞生物標記是差異性最大的基因,而且後者的 B 細胞似乎更加成熟且有較高的專一性。他們也進一步在黑色素瘤和腎臟癌的群體中發現,B 細胞相關基因的表現在具免疫反應者顯著高於未反應者。另外,組織學評估確定B 細胞位於 TLS 中,而具免疫反應者的 B 細胞和 TLS 在腫瘤中的密度高高於未反應者。

第二篇由瑞典隆德大學(Lund University)Göran Jönsson 博士的研究團隊發表,他們在轉移性黑色素瘤的臨床樣本中研究 B 細胞在此扮演的角色,發現CD8+ T 細胞和 CD20+ B 細胞同時出現,能預測患者有更高的存活率。另外,他們透過免疫螢光染色,確認 CXCR5 和 CXCL13 與 CD20 的結合,顯示腫瘤中 TLS 的形成,TLS 在黑色素瘤的免疫微環境中起著關鍵作用,也能預測免疫檢查點抑制劑的療效。

第三篇論文由法國國家健康與醫學研究院(INSERM)Wolf H. Fridman 教授的研究團隊發表,他們共分析 608 個軟組織肉瘤的基因表現圖譜,然後以腫瘤微環境的組成為基礎,將樣本分成五個免疫反應種類:低免疫性(A 和 B)、高度血管化(C)、高免疫性(D和E)。然後,他們進一步發現,E 類主要特徵是 TLS,該結構包含 T 細胞和濾泡樹突細胞、豐富的 B 細胞。接著,他們再發現,不管 CD8+ T 細胞多寡和其毒殺性表現如何,B 細胞是最好的預後因子。另外,在一項第 2 期臨床試驗中,E 組患者接受抗 PD1 單株抗體治療的反應率和存活率顯著高過於其他組別。「你可以把三級淋巴結構的功能看作是免疫細胞的『學校』,教育免疫細胞,如何有效地學習如何識別和攻擊癌細胞。」Wolf Fridman 教授說道。

這三篇研究不僅發現 B 細胞的聚集及其在 TLS 的形成可望提升免疫檢查點抑制劑的反應率,更指出未來若將活化 T 細胞免疫療法和提升 B 細胞免疫的方法結合起來,可望替更多患者帶來更有效的抗癌效果。

延伸閱讀:高度微衛星不穩定性(MSI)腫瘤 免疫治療反應佳

延伸閱讀:2019 ESMO Asia:免疫療法反應預測

參考資料:
1.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86-019-1922-8
2.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86-019-1914-8
3.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86-019-1906-8
4. https://www.mdanderson.org/newsroom/b-cell-enrichment-predictive-of-immunotherapy-response-in-melanoma-sarcoma-and-kidney-cancer.h00-159378789.html

©www.geneonline.news. All rights reserved. 基因線上版權所有 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合作請聯繫:service@geneonlineasia.com

Share.
error: 注意: 右鍵複製內容已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