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療法生力軍?新型態 T 細胞更具抗癌力

0

免疫療法被認為是癌症治療的未來,只是雖然已有許多成功案例,免疫療法仍存在治療成效因個體而異的問題。但最近科學家發現一種新型態 T 細胞,有著更適合作為靶點的多項潛力,未來或許將成為免疫療法抗癌的得力助手。

新型 T 細胞是史隆凱特琳癌症中心(Sloan Kettering Institute, SKI)研究團隊在 2016 年首次發現,隨著後續使用單細胞分析和 CRISPR 基因編輯多種技術進一步分析,團隊也對其工作模式有更深了解。在一項《Nature》新論文中,SKI 團隊就詳細描述了這種「先天殺傷性 T 細胞」(Killer innate-like T cells, ILTCK)的獨特之處。

癌細胞能打造奈米高速公路攻擊免疫細胞?(基因線上國際版)

ILTCK 有什麼特別?

首先,ILTCK 不會表達 PD-1,因此它不會像 CD8+ T 細胞那樣容易受到癌細胞誘導產生 T 細胞耗竭狀態。其次,與傳統 T 細胞不同,ILTCK 有著更明顯的組織駐留性,可以更深入地滲透到癌症隱藏的組織中搜索潛藏的危險。

ILTCK 也不仰賴樹突狀細胞等抗原呈遞細胞來提醒它們有看起來危險的抗原存在,這些特徵讓它們的行為更像是先天免疫細胞,始終處於蓄勢待發的狀態準備隨時發動攻擊。

更重要的是,ILTCK 似乎還可以辨別癌細胞上的不同標記或抗原。目前所知 CD8+ T 細胞只能辨別特定的新生抗原(neoantigens),而 ILTCK 細胞的辨識範圍更廣,即使是未突變的原生抗原也能夠認出。

SKI 免疫學家、研究作者 Ming Li 認為,所有這些特徵都讓 ILTCK 十足具有成為癌症免疫治療或基因工程靶點的潛力,「在接觸和殺死實體癌細胞上,它們可能比傳統的 T 細胞更加擅長。」

最佳戰友:攻擊癌細胞的同時對健康組織無害

ILTCK 能夠辨別出腫瘤原生抗原的發現也引發一個疑問:為什麼這些細胞不會引起自體免疫疾病?對於這個問題,研究團隊認為主要原因可能與 ILTCK 的分化過程以及細胞毒性來源兩者有關。

一般來說,對原生抗原反應強烈的 T 細胞在發育過程中便會被清除,這主要是為了避免引發自體免疫疾病,但 ILTCK 似乎在發育過程中已被重編程,它們的 T 細胞受體機制被壓制,因此如果只是單純識別出原生抗原也不會引發細胞毒性。

另一方面,ILTCK 似乎更加關注介白素 15(IL-15)的表達情況。研究小組發現,一旦他們從癌細胞中刪除 IL-15,ILTCK 提供的保護作用就會消失,腫瘤也會隨之生長。由於許多癌細胞都會表達 IL-15,這種分子也被認為是一種刺激免疫系統發揮作用的危險警報,相較之下健康組織幾乎不太表達 IL-15,自然也不會刺激 ILTCK 發揮作用。在雙重保障措施下,ILTCK 能在有效對抗癌細胞的同時對體內正常細胞無害。

儘管目前大多數實驗都是在小鼠身上進行,但透過針對結腸癌患者的採樣檢查,研究團隊已證實 ILTCK 細胞也存在於人類腫瘤中,隨著研究持續,ILTCK 或許將為我們揭曉更多不同 T 細胞的機制,並為癌症免疫療法帶來更多嶄新觀點。

延伸閱讀:Gilead、Dragonfly 啟動 NK 細胞平台合作,提升 T 細胞免疫療法成效

參考資料:
1. Nature, 2022,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86-022-04632-1
2. https://www.mskcc.org/news/ski-sc

©www.geneonline.news. All rights reserved. 基因線上版權所有 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合作請聯繫:service@geneonlineasia.com

Share.
error: 注意: 右鍵複製內容已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