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菌竟为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幕后黑手?

0

全球约有 10% 育龄女性患上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is),其症状包括剧烈疼痛和严重出血,也可能导致不孕或生育困难。由于此病的潜在机制尚有不少未解之谜,令诊断和治疗更为困难。然而,日本名古屋大学研究人员 Kondo 和 Muraoka 领导的研究小组与国立癌症中心(National Cancer Center)发现,细菌感染可能是造成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潜在因素,或有望成为开发治疗方法的关键。

子宫内膜异位症疼痛治疗获 FDA 核准(基因线上国际版)

子宫内膜组织的碎片随着经血倒流至骨盆区域,这些组织就有机会在腹腔内种植生长,引起子宫内膜异位症。该疾病不仅导致生殖器官病变,对生育能力造成影响,也令已有卵巢病变的患者罹患卵巢癌的风险提高。

调查梭杆菌在子宫内膜异位症中扮演的角色

该研究在《科学转化医学》(Science Translation Medicine)期刊中发表,涉及 155 名日本女性。在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患者中,有 64% 的受试者在子宫中检测到梭杆菌(Fusobacterium),而只有 7% 未患病的受试者体内检测到同一种细菌。

梭杆菌在子宫内膜异位症中的作用,以及对疾病发展的潜在影响,引起了研究人员的兴趣。如果能暸解细菌和疾病背后的机制,可以为全球数百万受子宫内膜异位症影响的妇女开创新的治疗途径。为了进一步探索两者之间的关系,研究人员在小鼠身上进行实验,将子宫内膜组织移植到健康小鼠的腹腔中,制造子宫内膜病变的小鼠模型,并且向小鼠注射抗生素。研究发现,阴道感染梭杆菌会加剧子宫内膜异位症病灶的形成,而用甲硝唑(Metronidazole)和氯霉素(Chloramphenicol)的抗生素治疗,可以减少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相关病变。这些发现将有助开发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标靶药物,或许能带来新的治疗选项,从而减轻患者负担。

令人期待的新治疗方法

尽管这项研究的结果令人振奋,有助于开发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新疗法,但也具有一定的限制。由于小鼠没有月经,使其作为研究模型适用性受到侷限。因此,接下来即将进行的研究旨在纳入更多样化的群体,包括女性、变性人以及来自不同族群背景和年龄组成的人。继续推动人体临床试验对于子宫内膜异位症治疗的有效性、最佳剂量和任何潜在的不良反应提供宝贵的资讯,为全球 1.9 亿患者带来治疗的新篇章。

原文:Could Bacteria Be Causing Endometriosis? – GeneOnline News 
编译:Stephanie Chen

延伸阅读:科学家打造细胞图谱,推开子宫内膜异位症研究大门

参考资料:1.https://www.google.com/urlq=https://www.science.org/doi/10.1126/scitranslmed.add1531&sa=D&source=docs&ust=1688985092114283&usg=AOvVaw1ZJ4FmX65wEcfnsb5VuCKV
2. https://www.eurekalert.org/news-releases/992337
3. https://www.who.int/news-room/fact-sheets/detail/endometriosis
4. https://www.med.nagoya-u.ac.jp/medical_E/research/pdf/Sci_230615en.pdf

©www.geneonline.news. All rights reserved. 基因线上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合作请联系:service@geneonlineasia.com

Share.
error: 注意: 右键复制内容已停用!